1、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
3、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4、陪伴
5、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也许在夜月里,依稀仿佛,或可听到环佩作响,那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吧!诗人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象,表达了无限的伤感。
6、万里,地之远也;
7、牵强扯着笑、伤
8、北遇
9、(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10、无言
11、
12、妖月
13、夏漠、
14、刺青ゆ
15、第四阶段,漂泊西南时期(760—770:49—59岁)。这一阶段是杜甫生命中的最后十一年,其中在蜀中八年,在荆、湘三年。应该说他在成都最初度过的五年,生活还是相对安定的。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筑了草堂,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结束了四年流离的生活。刚刚经历过哀鸿遍野的中原战乱,杜甫对眼前的田园美景尤其珍惜,他满怀爱意写下了不少歌咏自然风光和感时忆弟的美丽诗篇。诗人虽自己有了栖身之所,但始终未忘记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人诗句。
16、举报
17、删情
18、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急管繁弦的紧张气氛中挣脱出来,又归于和缓的理性思索:“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这种自我反思、自我劝勉中,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留恋。然而,三年之后的秋天,诗人58岁时,却再也不能登高赋诗了。那年冬天,他病逝于漂泊湘江的船上。
19、夜巷
20、◇◆倦了。
1、隱痛
2、老友 .
3、长久羁旅
4、整体感知
5、清·刘献廷 《咏昭君词》:“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6、南简。
7、艺术特色:
8、
9、颈联——愁苦 沉痛
10、玉露
11、兼天涌:波浪滔天。
12、接着,诗人视通万里,凝神谛听,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中来感受秋天的气息:萧萧落叶,仿佛是在为秋的脚步伴奏;滚滚长江,好像是在为秋的来临壮大声势。落叶,江水,无边无尽,合奏出一首三峡秋日最为强劲的交响乐。诗人被这大自然的声音震撼了,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生命的旋律。本来,55岁可能正是人生的金秋,是“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可是对于长期漂零在外、体弱多病的杜甫来说,他深切地感到自己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将过早地结束人生的旅程。
13、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张志烈先生在纪念杜甫诞辰1290周年的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说:“杜甫精神是指全部杜甫诗文及其立身行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思想感情,简略地说,就是他那以民本思想为基础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各种美德的仁民爱物精神。在这个精神体系中,有三个情结最为重要而突出:其是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其是自觉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其是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14、挖塞∝-
15、
16、盲情
17、咏怀古迹(其三)
18、陌璃
19、杨伦称赞此诗为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
20、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1、写作背景
2、离葵
3、伪情
4、亡爱
5、瘠薄@
6、False(虚伪)
7、悲妓
8、≈ 旧人゛
9、思乡——怨恨
10、
11、≈ 旧事゛
12、心锁ぃ
13、夏颜
14、心殇
15、残唸
16、诗歌鉴赏方法总结
17、
18、
19、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20、
1、题目,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2、嬛嬛
3、首联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归,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第二句揭开谜底:原来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长明妃尚有村”,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
4、死穴
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闭眸
7、
8、权利-
9、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10、咏史怀古诗常用手法。
11、(03)、泪枯
12、第一阶段,漫游时期(731—745:20—34岁)。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起,青年杜甫曾进行了两次较长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他从洛阳出发,渡江至江宁,游历了金陵、姑苏一带,领略了剡溪、天姥山的秀丽风光。开元二十三年(735),他回到洛阳投考进士,未中。第二年他又赴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这期间他还结识了不少有趣的朋友,如苏源明、高适等人。他们一起纵歌豪饮,结伴打猎谈诗。雄奇峻伟的山川,多元的吴越、齐赵文化,使青年杜甫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一时期,他写下了《望岳》等被后人称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的不同凡响的诗歌。
13、庸人自扰 2Amor
14、心悸╮
15、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16、残月忧星
17、狂帝
18、萧森:萧瑟阴森。
19、配角
20、(注释)
1、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
2、别走
3、谨言
4、
5、
6、看题目,如标题“秋兴八首(其一)”,揭示是写景诗,写作手法触景生情;“咏怀古迹(其三)”,揭示题材是咏史怀古诗,往往涉及对比、反衬、用典、借古讽今等手法;“登高”这个标题类似“秋兴”。
7、(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8、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的律诗,倒真恰如其分。他在夔州时所作的《登高》《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又呈吴郎》等篇章,向来被认为是律诗中的杰作。而《秋兴》则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裘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宋诗醇》)。大致说来,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9、痞猫
10、“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11、伤、宥鲵已足够ヽ
12、稚笙
13、矮狗
14、
15、(明确)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不读出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不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明代的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确不虚夸。
16、寒露凋伤了枫树林,巫山巫峡的气象萧瑟阴森。
17、于是,诗人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独自登高,以切实的体验感受这“风急天高”“长江滚滚”“落木萧萧”的秋天!至此,诗情达到顶点,似乎无以为继。
18、杜甫生平(链接:万古云霄一美男)
19、层次结构
20、白白白白白痴つ
1、萝醉
2、首联——引出歌咏对象 入题
3、第二阶段,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杜甫受自己家族中“奉儒守官”思想的影响,一直向往仕途,期望求得官职,能借此有所建树,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当时三十五岁的他于天宝五载(746)来到长安,在这里住了整整十年。对于杜甫来说,这是一生中思想、生活和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变化的十年。
4、
5、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6、楚昱
7、南音
8、醉眠
9、在生命中的最后两年,诗人居无定所,在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漂泊往来。大历五年(770)冬,贫病交加的诗人伏在湘江之上的一只小舟中,写下了生平的绝笔之作《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诗中还在叹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在寒风冷雨中,一颗巨星就这样悄然陨落了。四十多年后,他的孙子才将其灵柩迁回河南的首阳山下,诗人生前曾念念不忘的归乡之愿才得以实现。(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