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了洋务事业,因标榜“自强”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同时又着手筹办北洋海防,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建成北洋海军。为培养“自强”、“求富”人才,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所有这些洋务事业,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李鸿章一生做了三件大事:一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二是大力兴办洋务,是洋务运动的“扛大旗者”;积极倡建近代海军,签订了卖国条约。
2、对近代文化的影响: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要开始洋务运动,兴办洋务就必须要有精通洋务的人才,但是中国传统的科举制教育却远远无法满足洋务运动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就成了洋务运动进行下去的一项总要的举措。开办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24所新式学堂,主要为翻译、工程、兵器、通讯、医务等培养新型人才,虽然学堂规模不大,但是依旧打破了古老的科举制度,培养了一批不同于传统的近代科技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社会文化风气,为后面科举制的废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派遣留学生,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200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洋务运动口号是自强求富)。
3、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在西方列强前面,清政府毫无抵抗能力,一方面是由于制度的腐败,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近代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始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工业化探索——洋务运动。
4、对近代政治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5、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6、洋务运动总共有两个口号,它们分别是“自强”和“求富”。其中“自强”是洋务运动第一阶段的口号,而“求富”则是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口号,不管是哪个口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都是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巩固清廷的统治。
7、对近代经济的影响: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原料、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于是在“自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之后,洋务派又在“求富”口号之后开始兴办民用企业,着重点在于采矿、冶炼、航运、铁路等一系列配合军事工业的项目。
8、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同时辅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这样的指导思想,目的在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来改变清政府饱受列强欺凌的局面。
9、洋务运动,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0、对近代政治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1、对近代军事的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1885年设立的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清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对外国的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12、洋务运动主要指导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13、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虽然是失败,但是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4、对近代经济的影响: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原料、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于是在“自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之后,洋务派又在“求富”口号之后开始兴办民用企业,着重点在于采矿、冶炼、航运、铁路等一系列配合军事工业的项目。在洋务派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以兴办洋务为荣,深深的动摇了从商鞅变法开始的,中国几千年文明中“重农轻商”的概念,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5、洋务运动又称为自救运动、自强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后期的口号是求富。主要的指导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6、在“求富”的口号下,从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等民用企业.与此同时,洋务派还开始筹划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军.在洋务派控制了海军衙门以后,又进一步扩建北洋舰队,修建旅顺船坞和威海卫军港。
17、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8、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19、洋务运动主要是一场由失败的封建大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同是该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也促使了国防的近代化,而且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20、对近代文化的影响: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要开始洋务运动,兴办洋务就必须要有精通洋务的人才,但是中国传统的科举制教育却远远无法满足洋务运动对人才的需要。
21、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其主要内容。
22、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欣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
23、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