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洋务运动还促进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发展,总理衙门的设置是早期中国近代化迈出外交的第一步.在外国列强的要求下,1861年初,咸丰帝批准了奕欣等洋务派人士的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
2、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甚至社会政治学,因此提倡兴“西学”、提倡“洋务”、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迠立新式军队,达到“自强”目的。
3、这是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哪些近代军事工业)。
4、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翻译馆;同年,又在南京建立金陵机器制造局。
5、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的一些地主和商人受到企业利润的吸引开始投资新式工业,这可以说是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开始,如华侨商人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机器丝厂。这些工业为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资产阶级也在这一阶段开始孕育。
6、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欣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唐廷枢、张謇等。
7、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8、1870年至1890年,是洋务运动的第二阶段,洋务派提出了“求富”的口号,以兴办民办工业为主。这一时期,洋务派大力发展了纺织、炼钢、采矿以及航运等民用企业。除固有的官办模式外,还采用了官督商办以及官商合办的模式,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的设立。
9、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
10、如詹天佑幼年留学美国,学成回国后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等铁路工程,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一系列教育方面的探索举措开启和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11、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12、洋务运动鼓励开办“新学”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瓦解,京师同文馆的设立培养了一批翻译和外交人才,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人才;清政府还分批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学成归来后为中国的发展出谋划策,
13、1861年由曾国藩创设于安徽怀宁黄石矶、安庆大观亭,是清末洋务运动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清政府创办最早的以手工制造近代武器的军工作坊。
14、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9月20日在上海由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经始督办,并由丁日昌总办,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主要制造枪炮和修造轮船。
15、(1)在“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1865年,李鸿章兴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16、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在安庆大观亭由曾国藩设立,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军工企业。
17、开平煤矿:1878年在开平由李鸿章设立。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南方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煤炭紧缺问题。
18、兰州制造局:1869年于西安由左宗棠建立,生产弹药。
19、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20、军事工业:在洋务运动初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通过引进大机器生产技术,在各省成立了新的军事工业,以加强军事力量。
21、第洋务派还创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为了“自强、御侮”,洋务派在兴办军用工业的同时,开始筹建近代化的海军和海防,这是中国近代海防事业的巨大进步,结束了中国以往有海无防的时代。
22、轮船招商局:1873年01月14日于上海由李鸿章等设立。从事江浙漕粮运输及各种客货运输业务。
23、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同时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4、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成立于1865年9月20日的上海,由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实际负责,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军事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也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早期厂房,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
25、兰州制造局:1869年于西安由左宗棠建立,生产弹药。
26、福州船政局,又名福建船政局、马尾船政局(今福州马尾造船厂),清末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这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用以制造和修理水师武器装备。,李鸿章赞其为“开山之祖”。后在继任船政大臣沈葆祯的苦心经营下,船政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
27、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8、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求富”为口号下,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29、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30、中国晚清时创建的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近代企业,187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招致办理海运多年的朱其昂商议试办新式航业,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总局设在上海,分局设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处为招商局集团前身。
31、1865年9月20日,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又称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局、上海机器局、上海制造局。
32、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在安庆大观亭由曾国藩设立,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军工企业。
33、民用工业:由于前期的军事工业耗费了大量银饷却没有明显成效,并且军事工业所需的原料也出现短缺,洋务派决定以“求富”为口号,再发展一批民用工业以筹集资金,这批民用工业的产品很多是以市场为导向,具有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34、如1876年左宗棠率兵出征新疆收复伊犁,大大打消了西方列强的嚣张气焰,1884年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捷更是震惊中外。洋务派的自强运动,增强了国防实力,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的军事进程,有效的遏制了西方列强侵略的步伐。
35、福州船政局:1866年8月19日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设立,开办了我国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从事水上飞机制造。
36、(2)在“求富”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岁纳布局等.
37、第我们在从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上看,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为中体西用,它是贯穿于洋务运动始终的一个指导思想。然而应当指出,洋务派主张的“中体西用”,“实际是一革命性的态度”。(1)它最初是由冯桂芬于19世纪60年代初在《校_庐抗议》一书中提出的,冯桂芬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西国富强之术。”(2)之后,洋务派官僚和理论家们特别是后者又对这一思想加以解释,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按照当时洋务派的主流观念的认识,所谓的“中体西用”,简单说来就是要以中国的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文化、以“伦常名教”作为思想基础,以向西方学习技艺为主,而对于封建君主的专制制度是不动摇。这就决定一切的前提是必需为封建统治而服务的,他们不想也不可能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38、1863年,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第二年又在广州设立一个“广方言馆”。“广方言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
39、经历了军事的惨败后,一贯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派认识到以军事工业的创新才是富国的根本,于是提出了“自强”的口号。洋务派以兴建军事工业为主。出于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军和抵御列强的目的,洋务派先后设立了天津和江南机械制作厂,兴建武备学堂以培养能够使用新式武器的技术人才。
40、民用工业:由于前期的军事工业耗费了大量银饷却没有明显成效,并且军事工业所需的原料也出现短缺,洋务派决定以“求富”为口号,再发展一批民用工业以筹集资金,这批民用工业的产品很多是以市场为导向,具有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41、洋务运动时期举办的民用工业主要有: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天津开平煤矿(李鸿章)、湖北汉阳铁厂(张之洞)。
42、北洋机器局:1867年在天津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设立,是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兵工厂。以制造火药、枪炮、子弹、水雷,布置水雷用的轮船和挖河船为主。
43、兰州制造局:1869年于西安由左宗棠建立,生产弹药。
44、汉阳兵工厂:1890年在汉阳由张之洞设立,除了步枪制造设备以外还引进了炼钢与火炮制造设备,成为当时中国少有可以生产各式陆军用轻重兵器之兵工厂。
45、轮船招商局:1873年01月14日于上海由李鸿章等设立。从事江浙漕粮运输及各种客货运输业务。
46、湖北织布局:1888年在广州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筹设,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湖北、湖南、四川等省,还远销海外。
47、其枪筒仍用新利枪之式,盖新利枪筒来复线有七条,口小而子长,弹子逼出较为劲利。枪之退力亦小。子盒一项,以英国南夏枪五子手弓弹盒(按:指弹夹,汽提塔)依样更易。取其前后皆可装子。阵仗之际,兵士所带铜盒告匮,仍可随手握子,从后装入,亦能连珠施放,源源不绝。
48、例如从1865年开始,在李鸿章、曾国藩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局开始了对德式武器的仿制,1867年仿制出德国毛瑟11mm前膛步枪,这是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种步枪,该枪使用黑火药和铅弹头,威力惊人,在1867年时,每天平均可以生产十五枝毛瑟枪和各式弹药,李鸿章认为当时该局生产的枪械弹药,对于后来捻乱的平定有所助益。
49、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门培养翻译翻译人员的“同文馆”,这是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50、旋饬华洋匠目,按件绘图,逐细考究,仍于仿造中加以便通之道,并经造成样枪数杆。其节套(接收器),机簧(博尔特),保险,枪刺之类,即以曼里夏式样,全用钢料制成,取其造法坚致,开关便捷,利于行间也。
51、1891年年江南制造局刘骐祥呈文制成快利枪,职向外洋购到奥国曼里夏(曼利彻)新式连珠枪一杆,详加考察,确系坚巧灵捷无比。惟其所用连珠子盒,只能从上插入,兵士临阵每人至多不过携带百余盒。
52、北洋机器局:1867年在天津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设立,是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兵工厂。以制造火药、枪炮、子弹、水雷,布置水雷用的轮船和挖河船为主。
53、北洋机器局:1867年在天津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设立,是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兵工厂。以制造火药、枪炮、子弹、水雷,布置水雷用的轮船和挖河船为主。
54、南机器制造局在同治年间是全东亚最大的兵工厂,对于清朝的军事力量以及重工业生产都有提升作用。
55、汉阳兵工厂:1890年在汉阳由张之洞设立,除了步枪制造设备以外还引进了炼钢与火炮制造设备,成为当时中国少有可以生产各式陆军用轻重兵器之兵工厂。
56、福州船政局:1866年8月19日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设立,开办了我国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从事水上飞机制造。
57、1871年始造林明敦边针枪(RemingtonRollingBlock,rimmed-fire)。林明敦的滚轮式(RollingBlock)一号步枪,是当时世界上最流行的单发军用步枪,由美国雷明顿(Remington)公司于1865年年推出,中国曾在1871年年至1874年之间采购了14,400枝。
58、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59、同时,近现代化的武器还需要近现代化的交通,所以推动了造船厂和电报局的设立,以及运输装备和铁路的修建。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和威海水师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为中国的近代国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洋务派还力排众议,兴建了新式海军。新式军事工业的发展在抵御列强的侵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60、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1、轮船招商局:1873年01月14日于上海由李鸿章等设立。从事江浙漕粮运输及各种客货运输业务。
62、19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便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
63、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64、福州船政局:1866年8月19日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设立,开办了我国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从事水上飞机制造。
65、19世纪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出现了暂时的“中外修好”的和局,清政府统治集团内的一些开明人士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自强”“求富”的措施,虽然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内忧外患”维护封建统治,但这一运动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66、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9月20日在上海由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经始督办,并由丁日昌总办,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主要制造枪炮和修造轮船。
67、快利与原枪的差别,除了上述的枪管,上弹方式之外,并将原枪的架枪钩改为通枪条。原枪有两个固定环,快利只有一个。
68、洋务派在企业设立伊始,便从西方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先进技术,聘用外国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尽管洋务企业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诸多限制,但众多洋务民用企业的设立极大的促使了中国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大变革,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文明的曙光。
69、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该运动从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期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后期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富”。
70、第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71、汉阳兵工厂:1890年在汉阳由张之洞设立,除了步枪制造设备以外还引进了炼钢与火炮制造设备,成为当时中国少有可以生产各式陆军用轻重兵器之兵工厂。
72、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早期厂房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
73、第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74、开平煤矿:1878年在开平由李鸿章设立。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南方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煤炭紧缺问题。
75、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在安庆大观亭由曾国藩设立,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军工企业。
76、由于口径不同,表尺照门当然也不一样。快利采用的弹药是英国的303口径,甫于1888年启用,是一种使用黑火药,有底缘的圆头弹。后来改用无烟火药,减少弹头重量以增加初速,一直用到二十世纪50年代才换为308的北约。
77、1860年由曾国藩创设于安徽怀宁黄石矶、安庆大观亭。1864年迁南京,改建为金陵内军械所。科学家华蘅芳曾在此主持制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它是中国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的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发起,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
78、开平煤矿:1878年在开平由李鸿章设立。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南方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煤炭紧缺问题。
79、并且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
80、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曾国潘)、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轮船招商局(李鸿章)、轮船招商局(李鸿章)、电报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汉阳铁厂(张之洞)。
81、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9月20日在上海由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经始督办,并由丁日昌总办,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主要制造枪炮和修造轮船。
82、民用工业:由于前期的军事工业耗费了大量银饷却没有明显成效,并且军事工业所需的原料也出现短缺,洋务派决定以“求富”为口号,再发展一批民用工业以筹集资金,这批民用工业的产品很多是以市场为导向,具有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83、第19世纪70——90年代,在这个阶段他们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近代民用工业。对于军事工业而言,原材料和燃料就是它们的生命线。当时,无论是纺织、钢铁工业还是其他制造业,都建立起了机器工业企业。洋务企业尽管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机械化的程度还很低,各企业内部仍大量使用手工劳动,但它们毕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在生产技术方面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使中国破天荒出现了近代工业文明的曙光。
84、当时中国正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大起义冲击着满清王朝的颓垣残壁。可以说“内忧外患”一同并至,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开始分化为顽固派和洋务派。
85、第洋务派在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上也做出了巨大努力,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学习,创办中国近代教育,如京师同文馆等。据统计,到1896年为止,各地洋务派开办的洋务学堂有34所。这些学堂大多是专门性的实用技术学堂,规模大小不等,程度高低不同。
86、军事工业:在洋务运动初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通过引进大机器生产技术,在各省成立了新的军事工业,以加强军事力量。
87、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890年诞生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百余年后,中国钢产量已居全世界第汉阳钢厂在全国钢铁企业中已不占重要地位了。汉阳铁厂遗址在现今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道,现为武汉钢铁集团汉阳钢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