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末钟相起义:等贵贱均贫富。南宋统治者借抗金的名义加紧搜刮人民,另外从抗金前线败退了官兵趁火打劫,奸淫掳掠。方向,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在湖南洞庭湖一带起义,建立大楚政权。
2、 大宋王朝没有在王小波的起义中得到教训,社会还是处于两极分化的发展状态,让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所以扬么提出这个口号,不光在经济上提出了平均的观点,同时在政治上也提出了等贵贱的平等思想。他们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经济上平均和政治上平等思想、有较高水平的农民起义者!
3、这是赤眉军首领樊崇提出的口号,用简明的纪律来约束手下,辨识度很高,让老百姓一下子记住,只可惜农民起义要想成功,光有口号不行,比如刘邦没啥口号,利用各种天时地利当了皇帝。
4、瓦岗寨的这一口号使得各地农民纷纷前去投奔,虽然简单通俗,但是对于起义却十分有用。
5、汉末张角的黄巾军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苍天指汉王朝,汉代官员军队的衣服以苍青色为主,黄天试纸,黄巾起义军。这句口号不仅带有极为强烈的宗教色彩,也让很多的群众加入到黄巾军的大潮中。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但东汉王朝也走到了尽头,随后进入三国时代。
6、因为当时民间已经普遍对隋炀帝的行为感到不满,这首诗歌也就得以快速传播,人们唱着这首歌也就团结了起来,最终开启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让隋朝走向了灭亡。王薄的口号和陈胜、吴广提出的"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其实很相像,都是劝说人们与其被动接受压迫而死,不如主动反抗压迫,为自己而活。(古代起义军的口号)。
7、准备阶段,他们又利用当时人们崇信神秘事物的心理,在半夜假装狐狸嚎叫,并发出"大楚要复兴,陈胜将称王"的声音,还偷偷在鱼肚子里放入写有"陈胜王"的帛书,让士卒们惊奇不已。
8、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9、清朝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0、 这次起义是由王莽的一次不成功的变法改革引起的。中国历史上有四大改革家,王莽是其中之但他的改革与其它人不一样,其它人都认为,祖宗之法不足恤;而他不同,他就是要复祖宗之法,他的改革是复古,让封建的中国走向奴隶的中国。新政策触犯的权贵、豪强的利益。而且同样也得不到农民们的欢迎。当时的起义者们,没有打得出手的起义口号,只有一个叫李通的人,想出了一个口号:“刘氏复起,李氏复辅。”起义后来成功了。
11、王小波、李顺起义: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
12、同时起义军首领缺乏军事指挥才能,张角、张梁、张宝、波才、张曼成、赵弘、韩忠等,个个都是只知固守一城一池,或久围坚城,与东汉军拼消耗,不懂得运用灵活的战术战法,取得主动,始终被动挨打,直至失败。
13、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太平天国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14、 宋朝亡于蒙古后,中国人都给蒙古人统治得有些痴呆了,就是想造反也提不出有水平的口号。所以元朝农民起义提出最着名的口号久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和“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种口号和黄巾起义差不多,但又是一个比黄巾起义起义更为简单的跳大神的口号,用迷信来反抗专制。
15、四是明芹猜辩末李自成起义: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嫌缺时不纳粮!
16、起义日期的前十天,即二月十五日前后,太平道的一个信徒、济南人唐周上书官府告发起义之事。于是,朝廷紧急捕捉马元义,车裂于洛阳;并紧急动员各种力量,捕捉诛杀张角信徒一千余人;又通知冀州捕捉张角及其家人。
17、农民起义也是一项技术活,要想成功,首先一个好的口号就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历史上著名的五次农民起义的口号都是什么?
18、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19、二是汉末黄巾军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20、这是发生在北宋前期的一次起义。我们都知道宋朝是一个十分富有的王朝,那么为什么还会发生起义事件呢?从起义喊出的口号我们可以看出,因为贫富不均。
21、唐末黄巢起义:天补均平。对于均平所包容的内涵,一般是指一种平均财富的要求,说明了唐末的农民斗争也不仅仅是反封建暴政、徭役和人身隶属关系,而是进一步明确了反对豪强兼并,要求平均财富了。
22、李自成起义军根据当时赋税繁重的情况,专门提出“均田免粮”的主张。为了便于传播,李自成起义军把这一思想转化成“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并到处散布这一歌谣。最终,歌谣的广泛传播,使得闯王李自成在广大人民心中颇受欢迎,可谓是一句十分成功的口号。
23、隋朝末年,北方多地因为不满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兵黩武的暴行而积累了民怨。在这种情况下,邹平人王薄占据长白山,创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来呼吁人们反抗暴政。这首诗歌写道:"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王薄在上句描述了自己占山为王后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句则表明了自己与其服兵役在辽东战场白白送死,还不如和官兵殊死一搏,寻求生机的决心。
24、仍旧迷信,可见这个东西根深蒂固,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根除的。但是他们的政治见解和军事力量远不能和朱元璋抗衡,所以后者笑到了最后。
25、 中国的大宋王朝是一个经济文化强盛、但军事上比较弱小的王朝。宋王朝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当时一些到过中国的西方人说,大宋开封城门口守城的士兵的生活,都比欧洲的国王好。这话倒也不完全是夸张,但经济如此强大的宋王朝,为什么还是有农民起义呢?只有一个理由可能解答,当时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可能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且富得流油,而另一部分人却是穷得叮当响。用老杜的一句话就是“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王小波他们要起义,而他们打出的口号“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就是中国农民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观点。与东西方所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们相比,他们是最早的社会d人,开了全世界政治理论中平均主义的先河。
26、 秦汉之际,政出豪门,权力世袭。普通民众无权过问政治。做王侯将相的人,无不是天生下来,就有做王侯将相的命.权力是靠家族传袭。陈胜吴广不信这个邪,所以他们在大泽乡举行起义后,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是中国人第一次把想在政治平等的话讲了出来,意义不一般!可王侯将相权力不靠家族世袭了,靠什么?陈胜他们没有说,但他们做了,马上就得了天下!是他们开了强者为王,也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风气之先!
27、 钟相扬么起义:法分贵贱,非善法;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28、唐朝末年,黄巢的起义也震动了整个社会。作为落第秀才,黄巢的能力没有被朝廷认可,他就索性写下"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反诗,并跟随王仙芝发动了起义。在率领民众进行起义的过程中,黄巢也提出了自己的口号,那就是"天补均平"。所谓的均平,便是财富平均、资源平均,这反映了当时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下百姓们的根本诉求。
29、张角的口号明显带有浓浓的宗教气息,其主张的是汉朝按照天命来说应当被取代,而这种封建迷信的说法最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欢迎,和陈胜、吴广半夜狐鸣、鱼腹藏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总之,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之下,天下有八个州的百姓都积极响应,并让汉朝廷陷入了恐慌和混乱,各地地方官顺势获取兵权,也为日后的割据打下了基础。
30、 元末农民起义: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和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31、元末红巾军起义:明王出世,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句口号有排山倒海之势。朱元璋正是靠着红巾军的旗帜攻入了北京,后来更新了0版,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明,最终消灭了元朝,建立了大明。到现在还有许多人以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句话是孙中山说的,其实朱元璋才是原创。
32、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权力世袭,普通民众永无出头之日。陈胜、吴广喊出的这句口号,第一次表达了寒门想要在政事上获得平等的愿望,极具煽动性。而陈胜吴广也用后来的行动证明了这句话,可以说是开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先河。
33、应该与前朝黄巢有的宗旨一脉相称,也更加具体,只可惜没有对朝廷起到触动根基的影响。
34、《天朝田亩制度》是以平分土地为核心,包括太平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在内的一个革命纲领。太平天国希望通过实施这个制度,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暧”的理想社会。《制度》反映了中国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由广大农民领袖以法令形式公布的土地纲领,具有重要的反封建意义。
3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这也是陈胜、吴广起义时喊出的口号,意思是难道那些做王侯将相的,都是天生的贵种吗?通过这个来号召广大的贫困农民。
36、 明末农民起义军提出了“等贵贱,均田免粮。”的口号,因而获得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一句欢迎辞就是最好的说明。李自成之所以率众起义也是和当时社会发展两极分化有关,所以他提出了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的口号。
37、农民起义的历史局限性。从主观方面来说,黄巾军缺乏有战略头脑的军事领袖人物,其起义计划的制定极不完备,起义后各地起义军没有迅速地集结起来,而是分散在各地孤立行动,甚至不进行相互支援配合,终于被官军各个击破。
38、 这是宗教色彩极强的口号,也是一个跳大神的神汉想出的口号。以宗教名义的宣传手段,拉拢民众,虽然说的神乎其神,没有多少正面的意义,但在当时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力。
39、太平天国口号的主要内容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体现到,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40、黄巾起义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
41、元朝韩山童、刘福通红巾军:明王出世;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42、东汉末年张角他们兄弟三人宣传太平道,加上早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化为自己的教义,广泛向信徒们宣传。太平道的教义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
43、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44、张角(?-184年),钜鹿(秦治今河北平乡、东汉治今河北宁晋)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张角修太平道,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年-172年)初传道。中平元年(184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镇压。
45、这太像文章,也确实还是文章里的一句,虽然隋朝不是由瓦岗农民推翻,也到底动摇了隋朝统治。
46、揭竿而起:语出《史记·卷秦始皇本纪》引汉·贾谊《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后形成成语“揭竿而起”,意思是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指平民武装暴动。
47、北宋王小波、李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48、瓦岗寨起义:扶着爷,搀着娘,携着儿女去瓦岗,瓦岗寨上吃义粮。
49、他到处散布“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根据《太平经》“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星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自称大贤良师,为太平道的总首领;他的两个弟弟,张梁、张宝则自称大医,也为太平道的首领之一。凡太平道成员及其信徒,若犯有过失,只要跪拜在首领面前,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犯,便给以宽恕。
50、如此懂得人心,他们在进行起义演讲时的表现自然也非常精彩,当时,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振奋了在场所有人,也让起义有了很好的开局。
51、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秦朝末年由陈胜、吴广发动的大泽乡起义。作为农民起义的鼻祖,陈胜和吴广可以说是心理学的大师,早在起义的谋划阶段,他们就商量好要借助本该继位为帝但被赵高所害的公子扶苏、深受楚人爱戴的名将项燕二人的名义招揽支持者。
52、隋末瓦缸寨李密起义: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里面这句话明显就差多了,主要是不接地气,听了要问是啥意思,问了还记不住。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统治者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统治者的罪恶。
53、时间一转来到了东汉末年,当时的汉王朝已经处于倾颓的边缘,最高统治者桓帝、灵帝的轮流倒行逆施让民间怨声载道。这时,钜鹿人张角站了出来,他创立太平道,广泛组织群众,并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黄巾起义,号召人们跟随他推翻汉朝的统治,建立一个崭新的社会。
54、冀州黄巾军在张角病死后,由张梁统率固守广宗。黄巾军战意稍微松懈,皇甫嵩便乘夜率兵,在黎明时分突袭敌阵,战至下午,成功大破敌军,斩杀张梁及三万多人,于逃走到河堤时溺死的也有五万多人,焚烧车辎三万多辆,虏获人数甚多。而张角则被破棺戮尸,运首级回京师。11月,皇甫嵩与钜鹿太守郭典攻打下曲阳,成功斩杀张宝,俘虏十多万人。黄巾之乱平息。
55、口号起得好,古代也是就对这种预言性的感兴趣,可见人们的见识有限。然后还是那句话,口号再响亮,对方对强大也不成,很难撼动。
56、 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57、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58、明末李自成起义: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句话够洗脑的。当时的农民阶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的口号开始是等贵贱,均田免粮,但是广告人出身的军师李岩觉得不够好记,所以改成了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读起来朗朗上口。
59、东汉黄巾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60、还是暴政,不过又多了一个对身世的怀疑,怎么你们就当皇帝,我们就被欺压,也是农民意识的觉醒吧。很是鼓舞了一批穷苦出身、受尽折磨的最底层老百姓。
61、张角等发现事已败露,即用各种方法星夜通知各方,立即起义。起义时,义军首先将抓获的贪官杀了祭天。起义时,张角军皆头裹黄巾(黄天的象征),时人称之“黄巾军”。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其弟张梁自称“人公将军”。起义开始后,群众纷纷响应,或入伍为信徒,或送粮送衣,义军发展很快。义军攻克城镇后,往往烧毁官府,杀贪脏官吏,将其财产分给百姓。贪官污吏平时作威作福,一闻义军到来,便吓破了胆,如同丧家之犬,多已逃之夭夭。
62、这句口号因为《三国演义》的流传,在中国也是广为人知。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又赶上全国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但是赋税却丝毫没有减少。于是在道士张角的号召下,贫苦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63、太平天国口号的主要内容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体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64、而王小波他们的口号,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主张,同以前起义为了吃饱饭可谓是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65、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滥用民力,数十年间征役上千万人次,修建大运河、建东都、修长城等等,再加上频繁发动战争,使得民怨四起,最终多处爆发农民起义,其中以瓦岗军的实力最大。
66、 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义:一律平均。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等。
67、篝火狐鸣: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这是陈胜、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像磷火,同时又学狐叫。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68、和前三个口号不同,黄巢的口号言简意赅,也切合了百姓们的诉求,可以说实用性非常强。而且,像后来王小波起义的"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太平天国运动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都脱胎于此。
69、 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极其凶狠残酷。因而夏人提出了“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口号。这个话意思是说,日子不好过啊,我们就和你同归与尽!这无疑是夏版的“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口号。
70、意思是,你什么时候灭亡呀,你这个自诩太阳的人,哪怕和你同归于尽(我也得让你死)!这对夏桀得怨恨到什么长度,才说出这样你杀了你我奋不顾身的程度。可见从最早的农民起义开始,直接目的就是反对暴君暴政。
71、黄巾军面对的敌人强大。起义爆发后,镇压黄巾军不仅有庞大的东汉官军,而且还有各地豪强的大小武装,他们面对的是整个地主阶级的疯狂镇压,最终寡不敌众,终于失败。
72、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太平天国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73、 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口号:等贵贱,均田免粮。
74、这句话可以说是大家最熟悉的。秦朝末年,在秦二世的昏庸残暴统治下,百姓民不聊生,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75、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国、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76、在众多的农民起义运动当中,有不少都是伴随着著名口号进行的,义军一边呼喊口号一边进军,所取得的战绩也就更加辉煌。
77、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活动,如何团结参与者是很重要的,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大部分起义领袖都会选择提出一句极具号召力的口号,来实现振奋人心,强调起义目标等目的。
78、那么,在我国古代四大农民起义当中,分别出现了哪些口号,而这些口号哪句最为霸气,最让人热血沸腾,也最能够调动士兵的积极性,让老百姓们纷纷愿意参与其中,为其提供支持呢?
79、十余年间,太平道势力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徒众达数十万人。主要是穷苦农民,也有城镇手工业者,个别官吏、甚至宦官。张角将教徒划分为三十六方(教区组织),大方万余人,小方七千人,每方设渠帅负责。在此基础上,张角又按《太平经》中“顺五行”的思维方法,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选定于甲子年甲子日、即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三月五日举行大起义。
80、在二月初,各方首领及信徒便已着手准备。他们用石灰在洛阳的市门及州郡官府墙上书写“甲子”等标语口号。一大方的渠帅马元义首先通知荆州、扬州的信徒数万人,到邺(河北临漳)城集中,准备起义。于是,其分管的信徒们便已开始向邺城集中。马元义还多次到京城洛阳约定宦官中常侍封胥、徐奉为内应,在三月五日里应外合,一道起义。
81、贫富和贵贱被这两个人第一次正式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也可看出农民起义愈发明确目标,人们的见识不不再停留于一些传奇色彩的故事,甚至到了明朝,就把“等贵贱,免粮,等闯王”等作为具体纲领来贯彻了。
82、这个最具体,为符合农民诉求,与闯王相比,太平天策略上已经非常成熟了,也是可惜,清末的时候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都有勇有谋,不是吃素的,所以依旧被灭。
83、这样的话对于那些内心深处想成就一番事业但却因为畏惧而不敢行动的人来说是很大的鼓舞,因此,人们纷纷跟随陈胜、吴广开始了反抗暴秦、追求权力的斗争。
84、 隋末农民起义也没有什么统一的口号。其中比较有点名气的是《无向辽东浪死歌》: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当时隋炀帝征伐无度,大兴土木,巡幸游乐,兵役繁重,民不聊生,终于激起了农民起义,而隋末的农民起义与其它王朝的农民起义有些不一样,是多源头、多起点的暴发。史书上说,当时有“六十四路烟尘”,也就是说有六十四个地方的农民,不约而同地发动了起义,说明隋炀帝的确不得人心,确实该死!
85、第一个提出平均的农民起义,可见这位唐末落第举子,也确实是看到了社会不均造成的对抗,但是也是对手太强大,朱温和李克用都太能打了,胜利果实还是别人的。
86、清末太平天国起义:有田同耕有饭,同时有钱,同时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洪秀全这饼画的够可以的,可惜执行起来很不现实,尤其是太平天国领导阶级在事业稍有橙色后就迅速腐化了,原来的种种口号也变成了一纸空文。天津事变后,朝中无人,国中无将,最终被曾国藩端了。
87、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对王侯将相出身的一种质疑,如果他们并非是天生的贵种,也就是说普通人通过反抗也能够拥有那样的地位。
88、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89、明朝末年,朝廷腐朽,皇亲贵族、地主豪绅对百姓的压迫日益严重,再加上连年的灾荒,导致全国到处都有农民起义爆发,李自成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
90、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
91、因为张角是太平道的创始人,所以这句话也带有极强的宗教色彩。(历史:)虽然没什么真正的含义,但是由于古代的封建迷信及宗教信仰,这句话在当时的影响力很大。
92、三是元末红巾军韩山童起义:石人一只眼,挑兆升动黄河天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