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往南去
2、
3、我姓彭却碰不到我爱的人
4、
5、李汉超
6、▋樱花落
7、李汉超
8、109论写作:老舍:越短越难(总1449期)
9、半首蝶恋花
10、 “一个诗人应该把自己隐藏在作品里,如同上帝把自己隐藏在万物中。
11、
12、简明
13、门外是飞逝的流年
14、王一博的这件衬衣也是很鲜艳的
15、它让我热血沸腾,想到自由
16、淡笑、此时的颓废
17、8论写作:百定安诗歌笔记(59——97)(总652期)
18、106论写作:李少君:语出自然若有神(总1428期)
19、全诗用语简约,意蕴深长,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诗的境界大而不空。伫立大地,展望天空,在天地之间触摸爱情的羽翼,可谓大情景、大境界;但又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声。二是语言表达含而不露。诗歌要表达什么,全在语言之中,语言没有直白地说出,而是借助其想象功能让读者再创作。这种含蓄隽永的语言,大大拓展了诗意空间。三是修辞运用妙而不玄。诗歌运用暗示、隐喻和借代等多种表现手法,锻造着诗情画意。尤其是最后一句比喻,是诗人富有新意的创造,既意境深远,韵味悠长,又不玄乎深奥、晦涩难懂,收到了奇妙的艺术效果。
20、
1、▋我想送你半个天空
2、李汉超
3、122论写作:简明:不要被形容词,毁了诗歌意象的创造(总1494期)
4、你每天重复着一个动作
5、
6、
7、让爱情回归现实生活,这就是《非典型爱情》的典型意义所在。
8、张秀玲
9、(选自谷未黄新浪博客)
10、王之峰(1964—)当代诗人,诗评家。回族,河北黄骅人,现居廊坊。1985年开始写诗,并参加“醒来诗社”。他早期诗歌受意象派影响,后来辗转深化,一直坚持意象写作。诗人重视抽象意象的营造并坚持私人意象的投影洞穿公共意象的核心,以直觉、超验、神秘为感知张力,从碎片化的生活中整合出时代症候,并用意象的长钉固定在诗意的空与色。他是一个出生在海边,却看见大海就孤独的诗人。他的诗,以大海为底色,以盐为根系,建构自己柔软而坚硬的生命主体。在他诗的意象中,“父亲”的身影是“海边日出”,“母亲”的襟怀是“大海”的涵容;他曾为“海边少年”,多像“一条咸鱼”的沉默,一想起“盐”他就“原谅别人”;人世扰攘犹如一只沉浮的“脸盆”毫无方向地漂游于“大海”之中,而他认为,城里人是“缺钙的人”;在他心目中,月的“圆满”是“海”的潮汐,山的“起伏”是“海”的波澜……。当然,他的诗歌界域不仅限于海,还有大地与天空,天地之间的红尘漫漫、人事纷纭,乃至春秋四季的轮替、江南塞北的风情。但都有海的映托和大气沛然与骨力。他对大千世界和自然万物的爱、恻隐和悲悯,让他有敞开的渴望并保持拥抱的姿态,葆有海的博大、浩瀚与宽容。他写山川、人物、历史风云、战争与灾难,写盐和大海的梦想,写人类的生存与命运。他放弃对耸峙物体感的功利性仰望,只结晶成哲学的棱角和精神的尖锐。他富有知识分子的批判、质疑、内省精神,认同知识分子写作,良知在生活现场和生命中间,其坚挺的精神意象奔走在历史、现实和人文关怀中。他的诗形制短小,语言朴素,诗人在秉持先锋即探索的精神先导下,追求刹那的机锋和灵动,在意境上有冷峻、峭拔、冲淡、疏野之气韵!
11、因为可触可感而分外
12、大解,河北省青龙县人,满族。上中学时开始文学阅读和写作。创办民间文学刊物《幼苗》。1979年大学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从事水利工作,后调入县文化馆,1988年起调到河北文联,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出生于燕山东麓一个乡村的农民家庭,童年时家境贫穷,在封闭但富有传说和神话的山野长大。民族的萨满信仰也无形中浸润他的心灵。个性独立,思想自由。在天地人神之间,建构兼具个人体验和智慧哲思的精神世界,在传统精神和当下立场的相互支撑中生发诗意。
13、鹅卵石怀上一群星辰
14、101论写作:王家新:文学中的晚年(总1416期)
15、青山雪儿(1974-),当代女诗人。本名王红芳,出生于河北安平,现居冀州。2003年开始诗歌创作。她的诗歌秉持公共空间的私人化写作的社会担当,不囿于一种写法,而是多向度的展开。但其核心意象和主导词根,是“雪”。在即将来临的冬季,雪花开始飘落和舞蹈。它从天而降,洒满人间。“一场雪落在另一场雪上/就足以照亮我的黑夜和白天”。雪掩埋丑恶、污浊与不幸,“一生的雪/也不一定能够/填满/人世的沟壑”,雪夜是黑,但黑也孕育着光;同时雪更多地映射着美善、圣洁与阳光,田野上,一株“向日葵”,“把自己的一切/全部交还给这片热土/却死也不肯说出/土壤开花的秘密”。她的灵魂是纯洁的。“我相信尘世间的真爱”。她认知:“一片雪/与另一片雪”是平等的。它也是天空带给大地的信息,只有太阳能读懂它,哪怕“只要读破一个字”,也会使整个世界泪流满面……。这蕴含着多少人与宇宙的伦理啊!她在生死之间,思考个体的价值与尊严。她看见“三条腿走路的影子”,实际隐喻生存、衰老与死亡。而“死亡是回家”。青山雪儿诗歌的艺术表达,主要是倾诉式和对话式的。她在你、我、他(它)的互动与交流中,使诗人的言说有一种复调的性质。她的诗的体制大多简短、精致,富有哲理意味。她的意象语言,清新、明丽,隽秀,而作为她整体风格和调性内质的,则是淡泊,宁静,平和,高远,就像那雪花一样,在空中悠然飞舞!……
16、
17、看起来它们不善于交流
18、10论写作:马尔克斯谈写作(总730期)
19、不远不近
20、56论写作:石头:超越写作才有意义(总1192期)
1、埋葬
2、28论写作:王春林:陈忠实对“民族秘史”的沉思与表达(总892期)
3、轻挑
4、“快到碗里来,你才到碗里去”、
5、谷未黄,原名胡盛瑞,生于1959年12月,湖北汉阳人。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星星》《诗选刊》等报刊,并入选多种年度选本。已出版诗集《初潮》《谷未黄乡村诗选》《谷未黄通俗诗选》和散文集《哪里是故乡》等多部。
6、
7、我摘一朵油菜花放在手心
8、131论写作:谭延桐:诗歌是“藏”的艺术,而不是“露”的艺术(总1527期)
9、你回答以无言
10、▋自 由
11、泽风飘渺,
12、月亮虚掩着一扇门,引领着无数的诗人推门而进入梦想的殿堂;诗歌虚掩着一扇门,引领着广大读者推门而进入诗意的山冈;汤秀英虚掩着一扇精神之门,引领着我们去探寻她思想和灵魂的光亮。现实充满诱惑,文学充满痛苦,诗歌的道路决不是阳光大道,更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崎岖山路,衷心地祝愿她不忘初心,沿着自己认准的方向,永不停息地向上攀登。
13、60论写作:张二棍:诗歌语言随意谈(总1212期)
14、
15、80论写作:王宜振:写诗歌要学会发现(总1310期)
16、怀上一群有棱有角、有血有肉的孩子
17、石头叔一辈子与石头结怨
18、
19、59论写作:月色江河:谈艺录(总1207期)
20、王安石在评价唐朝张籍的诗时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阅读古典诗文时,常常会看到许多以语言浅显、蕴含丰富的诗篇,文字上平淡无奇,质朴无华,但我们读着读着,就会发现这些诗篇平中见高山、静水有波澜,如品佳酿,其味悠长。唐代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谈“冲淡”时说:“犹之惠风,荏苒在衣。”就是理明句顺、气敛神藏,就是平中遇险、和里见风。在现代汉语诗歌的写作中,许多诗人也精通此道,在平铺直叙中暗藏情感的波澜。诗人谷未黄看到中央电视台关于盲人的报道,心潮起伏,惴惴不安,他将看到的和想到的平静地叙述出来,却别有洞天,耐人寻味——
1、深谷幽兰(1975-),当代女诗人。本名刘慧敏,出生于河北原阳,现居蔚县。15岁开始写诗。诗人对“兰”,情有独钟。虽然诗歌并不总写兰,但大部分诗作都浸透着兰的品性、兰的气质、兰的精神、兰的风韵。兰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原型意象。它本来是自然花草,素淡而不妖。进入诗词中,便被赋予了端庄秀丽、清奇雅致的人文色彩。到了今天,诗人以兰写自我生命的情致和心灵的气度,更表现了一种独绝而丰沛的艺术风采……在她的诗中:兰是素雅的。“月光将所有的故事/从窗外投影在屋内的墙上”;兰也是幽怨的。“那一枚枚飘落的花瓣/抒写着我无尽的/乡恋”;兰更是高贵的。“保持着固有的距离/怕心的乐符滑落尘埃/砸碎高贵而美丽的宁静”……兰的生长,从春到秋,经年不死。它“从唐诗宋词中来”,如今“站在季节的村口/吹奏一把时光的长箫”。它融汇古今,拓展了深邃的审美时空。于是,在山水间,“用幽兰的花瓣/做爱的殿堂”;在风雨里,挺拔起生命的领悟:“当忧伤穿过我的肋骨/让长发挽住梵音”……。她是诗的女儿,也是兰的女儿。在安闲、静谧中,尊重生命,“品一世芳菲如兰”……诗歌的整体意境,正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山谷岩石中一枝优雅的兰花,它临风特立,绰约多姿,月光脉脉,溪水潺潺,月映花影于水中,淡淡的清香弥散在天地间,如梦如幻,如泣如诉,宛如一幅朦胧的画,又似一曲哀婉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