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的语录
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出处)《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译文)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2、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就停止劝告,不要自取其辱了。”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6、(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一去不复返!日日夜夜没有停止过。
8、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想法和体会。
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0、(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11、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深有体会,一本书读第一遍时可能不太理解作者的意图,但多读几遍后,往往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3、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14、·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有毛病不改,他这一生也就改不了了。
15、翻译:只学习不思考,容易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很危险。
16、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
17、(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
20、·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二、孔子的语录
1、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2、·未知生,焉知死?(出处)《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译文)活着的事情还没搞明白?怎么能知道死呢?
3、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6、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7、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修订《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8、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9、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的人,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儒家崇尚质朴,注重人的实际行动,认为人应当言行一致。
10、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11、翻译: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地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1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处)《论语·学而第一》(译文)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1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5、(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16、孔子语录《论语十九则》较出名的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
17、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20、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
三、孔子的语录体的散文集
1、意思是: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用我家乡话说:就是不认字但肯干还能吃上饭,不识人连饭都吃不上,强调知人识人洞察人性的重要性。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
4、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5、·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出处)《列子·黄帝第二》(译文)用心专一而不分散,就会达到神妙境界。
6、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孔子《论语》
8、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用不仁义获得的富有和尊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边的浮云一样。
10、(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1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只有品质和文采配合相宜,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4、(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1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1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君子要说话要谨慎,但做事要行动敏捷。
1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18、(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服从;把不正直的人提拔到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会服从。
四、《孔子语录》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
3、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4、申论必背|孔子语录精华100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