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骚屈原诗词
1、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3、接近君王不成反遭责难啊,
4、不作世俗人的世俗打扮。
5、既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6、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7、《离骚》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代以后的文人无不对屈原推崇备至。可以说,以《诗经》为代表的“风”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骚”,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石和古典诗歌的两个最高标准。
8、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9、身披香草江离和幽雅的白芷啊,
10、1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三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2使用比喻手法、对比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11、(美声诗词)纳兰性德:蝶恋花
12、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13、(诗词语文课)采薇诗经
14、诟(gòu):侮辱,耻辱。
15、⼈⽣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啊⽽且习以为常。
16、君王不体察我火热的内心啊,
17、分垄栽培留夷和揭车啊,
18、屈原早年深受楚怀王的信任。他一度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但后来遭到贵族们的毁谤排挤,先后被流放到汉北和沅湘流域。等到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都城后,听闻这个消息的屈原在汨罗江投水殉国了。有人说,《离骚》就是屈原投江前的绝笔。
19、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还是作于屈原被流放时。
20、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索藑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二、古诗屈原的离骚
1、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2、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这样解释“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说得简单一点,“离骚”可以理解为遭遇忧患、离愁别绪、志意难平。
3、拿起菌桂再编上蕙草啊,
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5、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6、....................................
7、搓成长长的胡绳花索挂在下边。
8、肢解我的⾝体我也不会变⼼啊,⼜有谁能改变我的志向?
9、只有我爱好美德习以为常。
10、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林整理我当初的⾐裳。
11、(1)龙舟自身质量m=20t=2×104kg,龙舟的重力:G=mg=2×104kg×10N/kg=2×105N;(2)因为龙舟漂浮在水面,龙舟受到的浮力等于龙舟的重力,所以F浮=G=2×105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龙舟静止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ρ水g=2×105N1×103kg/m3×10N/kg=20m3;(3)船底距离水面的深度=240cm=4m,船底所受的水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4m=4×104Pa.答:(1)龙舟的重力2×105N;(2)龙舟静止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20m3;(3)船底所受的水的压强4×104Pa.
12、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13、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4、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15、想唐尧和虞舜真是伟大光明, 他们已经是得着了正当轨道。 而夏桀和殷纣怎那样地胡涂, 总爱贪走捷径反而屡自跌跤。 有一批胡涂的人们会苟且偷安, 他们的道路诚暧昧而又加狭隘。 我并不怕自己的身子会要遭殃, 我怕的是君王的乘舆要被破坏。 我匆匆地在前在后效力奔走, 我想要追赶上先王们的步武。
16、太岁在寅那年,正当新正之月啊,
17、忍受着委屈⽽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将耻辱品尝。
18、它们枝枯叶落倒不必悲伤啊,
19、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20、争著苟合求容反以为符合常规。
三、《离骚》屈原诗词
1、我前前后后奔走照料啊,
2、离骚①(节选)(战国)屈原朝发轫于苍梧兮②,
3、他非常清楚地知道,他的高洁的品格,他的超群拔俗的崇高理想,都“不同于今之人”,因而招致“谣诼”诽谤,遭受种种迫害打击。
4、我把菌桂削直后再贯以蕙英, 纽成了潇洒的花索馥郁婆娑。 我本虔敬地在效法古代的贤人, 我的环佩本不为世俗之所喜欢; 和今世的人们虽不能道合志同, 而我所愿效法的是殷代的彭咸。 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多么艰苦, 我长太息地禁不住要洒雪眼泪。 我虽然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 在清早做成,晚上便已被人折毁。
5、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创作出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不太忠实于史实,也是有可能的。
6、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脾气。
7、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8、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10、清⾹和污臭杂糅在⼀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有毁伤。
11、违背准蝇⽽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12、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13、表达了要使楚国强大就必须推行美政的治国思想。表达了推行美政失败被贬后的不满不悔情绪及继续推行美政的坚定信念。表达了无机会再行美政则宁死不叛楚王的忠诚。
14、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自己委屈心志、压抑情感、忍受谴责的是:“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15、我长声叹息⽽泪流满⾯啊,为⽼百姓多灾多难⽽哀伤。
16、①离骚:遭到打击而产生的忧愁。
17、想那花草树木都要凋零啊,
18、只要我的情操确实美好而专一啊
19、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地的四⾯⼋⽅。
20、从“索藑茅以筳篿兮”到“蜷局顾而不行”为第三部分。表现了诗人在去留问题上的挣扎——小人无义,世事变化无常,兰草和芷草失掉了芬芳,诗人的理想抱负眼看已经无法实现,不愿随波逐流的他最终决定追随彭成而去。
四、屈原的诗句离骚
1、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的侵略,维护楚国的独立,实行清明的政治。
2、我的内部既有了这样的美质, 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装扮。 我把蘼芜和白芷都折取了来, 和秋兰纽结着做成了个花环。 我匆忙地就象是在赶路一般, 怕的是如箭的光阴弃我飞掉。 我在春天去攀折山上的木兰, 我在冬天去收揽水边的青藻。 金鸟和玉兔匆匆地不肯停留, 夏天和秋天轮流着在相替代。
3、时光飞快,我似乎要赶不上啊,
4、傍晚又把经冬不枯的香草来采。
5、我只是崇尚美德⽽约束⾃⼰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6、再加⾼我⾼⾼的帽⼦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
7、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的模样。
8、后悔选择道路未曾细察啊,
9、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
10、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11、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12、众女子们嫉妒我的美丽的风姿啊,
13、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