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畔独步寻花古诗
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2、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3、诗名:江畔独步寻花其一
4、黄师塔:僧人所葬墓地的黄塔。塔:墓地。
5、 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6、专栏|成语故事7:门可罗雀
7、诗名:江畔独步寻花其三
8、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9、赏析:“稠花乱蕊畏江滨”,是承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而来的。花添诗情酒意,花使青春长在。这是寓有哲理,也合乎情理的。
10、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倩只好到处乱走。
11、娇:可爱的样子。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1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3、《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
14、诗名: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15、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16、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19?
17、“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
18、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19、江水东:江水向东流去。
20、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二、江畔独步寻花古诗
1、第六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眼前的景色瞬间点亮了杜甫的双眼:只见千朵万朵五颜六色的花儿扑出篱笆墙,压弯了枝儿,如一团彩云般遮蔽了院外的小路。
3、原文《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作者: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译文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赏析诗题为独步寻花,组诗的第五首则写到黄师塔前看花。“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具体的地点。“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自己的倦态,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息。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看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尽量地开,大开特开,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
4、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5、太美了!伸出小院的花儿已是如此眩目,那院内又会是一副何等光景呢?杜甫赶紧走上几步,伸头望向院内。
6、《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7、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8、原文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作者: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译文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9、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10、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11、可是我老了,步履维艰,行动不便,对着眼前这大好的春光,真有点怕呢!
12、点击上"蓝字"关注我们
13、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14、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
15、 江畔独步寻花(其三)
16、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7、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
18、撰稿|田南池播讲|雅坤
19、赏析:“江上被花恼不彻”,花恼人,实际上是花惹人爱。花在江上,花影媚水,水光花色,更是可爱。“颠狂”两字把爱花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七首绝句写寻花,贯穿了“颠狂”二字,这第一首诗是解题。
20、其四: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三、江畔独步寻花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人。
2、“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3、诗名:江畔独步寻花其七
4、专栏|诗词小课堂6:从军行
5、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6、“解诗题”即了解诗歌标题的意思,很多古诗从标题中就能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7、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8、这句和他后来写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两句前半截极相似,而后三字哀乐迥异。“更可怜”即多可爱的意思。遥看少城之花,本是烟雾迷惘的烟花,但不曰烟花,而曰花满烟,真如《杜臆》所云“化腐为新”了。
9、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10、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11、其五: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12、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13、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14、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
15、释义:“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这两句又是承二首句“稠花乱蕊畏江滨”而来,把大的范围缩到小的范围——两三家。范围缩小了,花却繁忙起来了。诗的起句是写静态,红花白花也平常。而加“多事”两字,顿觉热闹非常。
16、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17、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18、其一: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好到处乱走。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19、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20、立雪教育机构创始人,资深图书从业者。
四、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四年级下册
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
2、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首古诗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写的。诗中的黄四娘家在四川的成都,诗中写到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千万朵硕大的鲜花把枝条都压弯了,花丛中成千上万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嬉闹玩耍,久久不愿离开,自由自在、漂亮娇美的黄莺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声,真是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
3、作者:杜甫 朝代:唐
4、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5、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
6、最后一首:“不是爱花即欲死”。痛快干脆,毫不藏伏。杜甫惯于一拚到底,常用狠语,如“语不惊人死不休”,即是如此。他又写道:“只恐花尽老相催。”怕的是花谢人老。下两句则是写景,写花枝之易落,花蕊的慢开,景中寓借花之深情,以对句出之,更是加倍写法,而又密不透风,情深语细。
7、译文: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疲倦困怠沐浴着和煦春风。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8、是喜欢深红色的桃花,还是喜欢浅红色的桃花呢?
9、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10、杜甫爱花,爱这暖意融融的春天,也爱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11、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12、责辑:霍苗审核:丰迎红版面编辑:李昕潼
13、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14、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这组诗,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颇为突兀,见出手不凡。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忽曰怕春,语极奇异,实际上是反语见意。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这组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它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关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15、嬉闹的彩蝶在花间盘旋飞舞不舍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
16、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17、春天到了,你看那大江之畔,繁花乱蕊,争妍斗艳,
18、第七首: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19、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
20、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五、江畔独步寻花古诗怎么读
1、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
3、江畔独步寻花·其五节奏划分: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意思是: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4、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
5、时值春暖花开,心情甚好的杜甫独自来到锦江江畔散步,寻春赏花。
6、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7、无主:没有主人。意思是任何人都可以观赏。
8、其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9、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10、 江畔独步寻花(其四)
11、原文: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翻译: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倩只好到处乱走。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江畔独步寻花》写的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
12、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13、古诗江畔独步寻花中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蹊,低押韵,
14、全诗停顿为: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是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写的都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这首诗是写草堂附近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诗人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所以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没声没色,但是却生动自如,别有一番风味。
15、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6、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17、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历时八年。
18、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19、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20、“留连戏蝶”与“自在娇莺”,“时时舞”与“恰恰啼”都是工整对仗。又将蝴蝶的姿态说成是在跳舞,黄莺的鸣叫说成是开心欢唱。
六、江畔独步寻花古诗
1、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2、jiāngpàndúbùxúnhuā江畔独步寻花zuòzhě:dùfǔ作者:杜甫huángsìniángjiāhuāmǎnxī黄四娘家花满蹊,qiānduǒwànduǎyāzhīdī千朵万朵压枝低。liúliánxìdiéshíshíwǔ留连戏蝶时时舞,zìzàijiāoyīngqiàqiàtí自在娇莺恰恰啼。
3、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4、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5、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6、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尽量地开,大开特开,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
7、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8、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花恼人,实际上是花惹人爱。花在江上,花影媚水,水光花色,更是可爱。“颠狂”两字把爱花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于是诗人觅伴赏花,“走觅南邻爱酒伴”。可知杜甫是找他的邻居一同赏花的。“经旬出饮独空床”,明写这位爱酒伴是出饮,但他该也是独自赏花去了。这“无处告诉只颠狂”写的是两个人的事——他们都到江畔独步寻花去了。也可能寻花的还有更多的人,谁都爱美。这七首绝句写寻花,贯穿了“颠狂”二字,这第一首诗是解题。
9、释义: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10、《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
11、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12、《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唐代〕,全文: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译文: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13、从诗题看,诗中有江、花、人。诗第一句交代了地点,提到了江;第二句交代了时间,即春天,同时描写了诗人懒困的神情。为什么会懒困呢?原来是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造成的。
14、春光呀,你莫要欺侮我这个白头人吧!
15、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
16、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17、爱读书,爱电影,爱画画,沉浸于视听带来的乐趣,并努力把它们分享出来。
18、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
19、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0、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
1、这组诗,每首都紧扣着寻花题意来写,每首都有花。第一首起句的“江上被花恼不彻”和末首的“不是看花即欲死”遥相呼应,真如常山蛇,扣首则尾应,扣尾则首应,而其中各首都抓绘着赏花、看花,贯串到底。
2、译文: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3、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4、译文: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嬉闹的彩蝶在花间盘旋飞舞不舍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
5、释义: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6、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7、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年代):唐(作者):杜甫(题目):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内容):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8、这一年,“安史之乱”还在继续,历经战乱的杜甫来到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9、释义: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
10、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11、彭定求.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13、播音:高璐璐(语文工作室)
14、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15、“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也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16、点击关注上方蓝字,把世界带给孩子
17、也可能寻花的还有更多的人,谁都爱美。这七首绝句写寻花,贯穿了“颠狂”二字,这第一首诗是解题。
18、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19、诗名:江畔独步寻花其四
20、几声莺啼打破了这春日的静寂,仔细一看,一只黄莺正站在枝头歌唱,唱得人心里也酥酥的。
1、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
2、这首诗是写草堂附近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诗人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所以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没声没色,但是却生动自如,别有一番风味。
3、诗后两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使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
4、江畔,一簇簇盛开的桃花开放着,好像没有人看管,
5、7首江畔独步寻花(其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江畔独步寻花(其二)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畔独步寻花(其三)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江畔独步寻花(其四)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江畔独步寻花(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其七)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6、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译文: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已,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能痴狂沉醉。来到南边邻居处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床铺空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赏析:“江上被花恼不彻”,花恼人,实际上是花惹人爱。花在江上,花影媚水,水光花色,更是可爱。“颠狂”两字把爱花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七首绝句写寻花,贯穿了“颠狂”二字,这第一首诗是解题。
7、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8、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