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学习第二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对“我”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3、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4、(实用)纠正及解析——常见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5、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6、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7、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8、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9、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10、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11、古诗三首山居秋瞑、枫桥夜泊、长相思
12、(“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13、https://pan.baidu.com/s/191XabSIQFZvGItspLPCIug
14、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15、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16、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
17、助力孩子新学期成绩飞升
18、第二单元为“我爱阅读”,安排了《搭石》、《将相和》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等课文。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19、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20、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二、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教案数学
1、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6、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说边体会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7、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积累运用.培养能力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拓展活动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书名,内容,喜欢的理由等,向大家推荐一些好书。
8、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9、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10、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1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12、容易读错的100个汉字和容易写错的100个汉字全齐了
13、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14、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赏读片段。感悟乡情
15、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16、试写初稿,反复修改学生进行习作,可以选择老师指导的,也可以三选一进行创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17、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18、《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同学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通常在这一类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多是理论性的说教。如:读书会给我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好处等等,让同学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同学对于读书的兴趣。而冰心先生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身谈活,一下子抓住了同学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身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同学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生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缀缓流进了同学的心中,让他终身难忘。
19、初步掌握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0、课时目标: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三、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1、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
2、完成课后“小练笔”.
3、语文常考题型:多音字汇总,语文老师要求孩子们必须记住!
4、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6、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7、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8、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9、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10、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1、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2、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13、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14、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5、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16、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7、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18、课时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9、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0、小升初语文易错字、同音字大汇总!附常考题型!
四、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1、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2、(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3、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4、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5、在本组内交流你读过的书籍,也可以自由组合成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讨论活动。
6、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
7、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8、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9、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10、师范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12、学生谈到小动物谈到灵活或机灵时,引导学生到文中去找:你从哪感受到小松鼠的机灵的。
13、从课文写法方面:比喻、设问等修辞方法的妙用。
14、用基本句式“什么时间,谁在哪干什么”说话
15、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16、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7、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展开一次辩论.
18、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19、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20、我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
五、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表格版
1、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窃读记》主要内容: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21种修辞手法让文章更鲜活!给孩子收藏起来!
4、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6、100组“屡考屡错”的形近字,老师建议人手一份!
7、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
8、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9、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10、感谢您的“分享”,让更多孩子受益!
11、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12、古诗三首题临安邸、已亥杂诗少年中国说
13、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14、你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
15、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16、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17、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18、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19、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20、万物复苏(是呀,到处是生机勃勃)
六、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说一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描写人物的方法。课前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自学生字新词.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4、习作:认真观察动物:
5、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6、《木笛》要求抓朱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感悟他用“笛声”在如泣如诉内心的情怀。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倾情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历练语言。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南京大屠杀刻骨铭心的痛楚,从“国耻”中印证“国魂”。
7、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8、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
9、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10、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11、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充分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
12、住的: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
13、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鹤、宜”等10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14、(4)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15、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16、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17、学习作者读书的方法。
18、重点: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9、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20、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1、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2、教学目标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3、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4、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6、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一看就学会
7、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8、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9、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10、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交流课外所得。如:冰心、鲁迅等作家的名言。
1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1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3、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14、(2)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
15、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16、第七单元为“四时景物的动静态美”,安排了《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等课文。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17、(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18、◆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19、交流自己本单元课程的积累
20、用批注法交流作者以书为侣的理由。
1、 能用几句通顺连贯的话把图意表达清楚,并能按照一定的句式简单写话。
2、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结合学生的想像点题为什么用“桂花雨”做题目。
4、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5、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6、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7、1、认识生字,会写要求掌握的生字和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