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陆游的爱国诗
1、无论是在传统知识分子的视野里,还是在当下学术语境中,“爱国主义诗人”是陆游的不二符号。作为中国古代诗词留存最多的诗人,陆游近万首诗作词作中,近一半作品是抒写和吟咏家国情怀的。正如《唐宋诗醇》所言:“其感激悲愤、忠君爱国之诚,一寓于诗,酒酣耳热,跌宕淋漓。至于渔舟樵径,茶碗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为歌咏,以寄其意。”
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首千古传诵的七律名篇,感情诚挚、气韵浑厚。全诗没有一个“愤”字,却字字含愤,不仅饱含愤之情愫,而且点明了愤之源头,表现诗人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5、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6、自己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到如今鬓发已渐渐变白,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7、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8、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9、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10、十月四风雨作僵卧孤村自哀尚思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示》死原知万事空悲见九洲同王师北定原家祭忘告乃翁关山月戎诏十五军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军今白发笛谁知壮士沙空照征骨原干戈古亦闻岂逆胡传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秋夜晓篱门迎凉三万河东入海五千仞岳摩遗民泪尽胡尘南望王师书愤早岁知世事艰原北望气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散关
11、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12、《夜泊水村》:“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人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13、那么,“王师”会不会去解救他们呢?大宋皇帝及其达官贵人是不是在做收复失地的准备工作呢?很遗憾,很失望,根本没有!我们可以从《题临安邸》看出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的达官贵人们,整日歌舞升平,醉意熏熏。这样的场面,这样的现状,被诗人林升看到了,所以他在客栈的墙壁上激愤写下了这首《题临安邸》。
14、此诗首句描写了诗人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诗人已到了年迈多病的“僵卧”年纪,居住在孤寂荒凉的村庄,此句写出了诗人回乡后的寂寞处境和生活的窘迫。但贫病凄凉对诗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诗人依旧乐观豁达。次句写诗人心中仍想着为国戍边,结合首句来看,可知诗人之所以不把自己年迈多病的身体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是因其爱国热忱高于一切,一心只想着“为国戍轮台”,彰显出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
15、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16、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17、资料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18、陆游的爱国诗作除了《示儿》,较为著名的还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书愤》《病起书怀》《关山月》等5首。
19、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20、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二、陆游的爱国诗
1、《书愤》:“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上天恢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竦报国,尚凭精意视炉熏。”
2、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南北朝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4、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5、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9、赏析:整篇诗都围绕着“愤”这个字在描写,前四局描写的是诗人青年时期的战争生活,后四句则描绘的是诗人现如今的状况。全诗的感情非常深沉,郁不得志,诗句都是出自他亲身的经历,蕴含着他对政治生活的感受。
10、烽火岁月,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奔赴前线,但在后方闺室,亦有巾帼豪杰心系国家安危与民族存亡,张江梅的诗文虽多被散佚,仅从选录的几首中却代表着越中女儿声援抗战的爱国热情,代表着鉴湖儿女共忧国事的家国情怀。今天,重读张江梅的诗文,重识张江梅其人,无疑有着一定的纪念和现实意义。这是代表了绍兴又一种慷慨激烈的奋斗精神!
11、报名&投稿邮箱:810932482@qq.com
12、《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代:陆游
13、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楚屈原《国殇》
14、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15、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1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7、诗人陆游,生平事迹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他是爱国诗人、将军诗人,戎马一生,诗作万首。《示儿》是他的“遗嘱”,想象自己死后“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欢乐场景,告诫自己的子孙到那时千万不要忘了与自己分享胜利的喜悦。所以,这首诗虽然属于“想象”,但更可以归入“展望”。
18、《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
19、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0、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三、陆游的爱国诗有哪些五年级
1、联系方式:13065507477;马超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4、此诗当作于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冬。当时,陆游由南郑(今陕西汉中)前线调回成都(今属四川)。他此行是由前线到后方,由战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劳就逸。他在南郑往成都途经四川剑阁剑门关时写下这首诗。
5、1125年,陆游生于江南名门望族、藏书世家。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出生第二年,金兵攻占了北宋的首都汴京,陆游随父四处逃难,目睹了北宋统治者的荒淫无能。在投降派的主张下,北宋统治者一味地议和、投降,眼看祖国的大好江山被金兵吞噬、占领,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而无计可施。在爱国情怀十分浓厚的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6、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徐如松
7、该诗将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体现到了极致,同时也让诗中悲壮的气氛,变得豪迈起来。全诗虽只有四句,但句句动人心弦,所蕴含的磅礴气势,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8、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唐王维《少年行四首》
9、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10、陆游的两首爱国诗及其他
1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2、陆游作这首词时,已年近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13、如此多变,每每都能神似盛唐之音,令人叹为观止。今天咱们就来欣赏陆游的两首组诗,这两首诗是陆游的经典爱国诗篇,其中一首脍炙人口,另一首却少有人知。且先读这两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14、病体虚弱消瘦,以致纱帽帽沿都已宽松,不受重用只好客居在与之相隔万里的成都江边。
15、释义: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16、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7、《绍兴乡土成语》在杨乃浚老师、陆纪生老师、王云根老师等十几位方言学者的指导下,已完成初稿,这是一部集三万余条的乡土成语,六十余万字的方言解读,将为绍兴方言的传承,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此书由马超先生主编,正在校对中。期待您的合作。
18、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19、(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四、陆游的爱国诗四句
1、这首诗作者林升,南宋诗人,具体生平不详。估计是个“平民诗人”,因为他在临安(杭州)没有房子,只能暂住客栈(邸)。
2、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5、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6、战事又起,战鼓号角声面对着风显得格外悲壮。烽火连天,明明灭灭隔江相望,如烟往事,遥想起孙权、刘备在此地共商破曹大事。当年孙刘联军的军容啊,银戈金甲千里都闪着光芒。军士野宿,万灶烟腾,正如同今日宋军一样。
7、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传。
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9、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0、译文: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1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3、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14、中国古代诗歌中,每当国难当头、民族危殆之际,家国情怀总会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将其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事实上,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了陆游60余载的创作历程,而且几乎融入他的全部生命,成为放翁诗词的主线与灵魂。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就曾感言:“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1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1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8、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19、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2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五、陆游的爱国诗20首
1、料想明朝寒食祭扫陵墓。一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
2、释义: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