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制格言
1、7)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晋)傅玄《傅子·法刑》
2、正义的事业并不一定要地感情的冲动下才能完成,它能够在平心静气的辩论中坚持到最后胜利。
3、法包含着一个民族经历多少世纪发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将它仅仅当作好像一本数学教科书里的定理、公式来研究。为了知道法是什么,我们必须了解它的过去以及未来趋势。
4、2) 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地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迈克尔·D·贝勒斯
5、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潜夫论.述赦》
6、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7、(法治格言)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菲力普斯
8、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9、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10、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11、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美国总统威尔逊
12、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
13、(法治格言)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14、12)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15、我宣布,强权就是公理,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16、正义可以提升一个民族。
17、风俗能够造就法律,也能够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18、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19、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
20、实施违法行为或者是基于预谋、或者是基于冲动、或者是基于偶然。
二、法制格言歌
1、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齐,但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2、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雪莱(英)《人权宣言》
3、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
4、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5、(法治格言)法治比任何一个人的统治来得更好,所谓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做服从法律又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
6、17) 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7、如果我们以为只有野心和爱情这类强烈的激情才能抑制其他情感,那就错了。懒惰尽管柔弱似水,却常常把我们征服:它渗透进生活中一切目标和行为,蚕食和毁灭着激情和美德。——拉罗什富科
8、(法治格言)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9、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10、愉快从遵纪生,幸福从守法来。
11、11)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2、本期,法安鲁电为各位带来中国古人有关法治的十条名言警句,你都读过哪几句?↓↓↓
1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
14、健康投资是最佳的首选:投资项目生命是人生的根基,而健康是生命的基本保证和追求人生理想的前提条件,是最大的财富。投资理财的最佳顾问是你自己:不要盲从别人,不要迷信专家。投资要有战略眼光:短线投资目光不能短视,长线投资也要有辩证的发展眼光,今天的朝阳产业也许明天会变为夕阳产业。投资没有常胜将军市场经济瞬息万变,投资也有不测风云。金钱本身无”清浊”之分:在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的满足是没有止境的,而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又是有限的。因此,赚钱要适度,要有满足感。。
15、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礼貌的标志。——费尔德
16、16)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17、(法律名言)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孟德斯鸠
18、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19、9)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20、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总和。狭义指统治阶级按自己意志制定的各种法律制度。广义指国家制度和认可的成文法,不成文法及依法建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各种规章制度。
三、法制格言法律是一叶扁舟
1、法制不是法学家的产物,而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产物,所有的法律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律师、立法者、执法者,在这过程中都起作用,但是司法活动说到底主要不是一个理论论证过程,而是一种职业判断。从这个意义上,我要说,一个民族的社会创造了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
2、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3、官不私亲,法不遗爱。《慎子.君臣》
4、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也。《盐铁论.申韩》
5、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6、支配和统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专制政府中是永远高举着君主的铁拳,但是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7、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索福克勒斯
8、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英国奥古斯丁
9、2)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10、15)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11、14) 事断于法。——邓析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13、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我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
14、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15、自然法即神灵法,只是用来约束每一个个体的法律,咱们务必坚定地拒绝遵守。咱们就应坚定地遵守忽视神灵法的规章制度,正因规章制度赋予咱们和平比较好的政府和稳定,因而对咱们来说,规章制度比神灵法更好,正因如果咱们采用神灵法的话,他会将咱们陷入迷惑无序和无政府状态。——马克·吐温
16、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
17、释义:法是用来“兴功惧暴”,即惩恶扬善,维护社会正义的;律是用来“定分止争”,即裁夺是非,为社会提供判断正误的客观尺度的;政令是用来“令人知理”,就是让人们明白事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
18、法官对任何案件都应进行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大前提是一般法律,小前提是行为是否贴合法律,结论是自由或刑罚。
19、人民就应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20、法出多门,人无所措。——(唐)刘贲
四、法制格言手抄报三年级
1、(释义)赏赐没有一定限度就会费了财物而不能使人感恩,惩罚没有限度就会虽杀人也不能树立威严。
2、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3、15)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4、没有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有罪。
5、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
6、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利,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是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
7、10)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8、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
9、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罗曼·罗兰(法)《哥拉·布勒尼翁》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必须颓败。——塞内加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正因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在世界各主要礼貌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构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0、5) 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英美法谚
11、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12、潜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创新学习方式推动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落到实处
13、执行法律的人如果能够依法办事,那么国家就强盛;执行法律的人不依法行事,那么国家就衰弱。
14、没有绝对的平等,也没有绝对的权力。人在天性上类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类。——巴尔扎克
15、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16、18)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7、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
18、法律实质上即是物质的又是意识形态的这一事实是与以下事实相联系的;法律既是从整个社会的结构和习惯自上而下发展而来,又是从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们的政策和价值中自上而下移动。
19、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20、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五、法制格言
1、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柏拉图
2、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3、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4、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5、15)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6、我已经发现,混乱和一切火海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腐败的法制有关。
7、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8、(法治格言)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有占有,是一种事实,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马克思
9、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正因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正因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0、1) 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11、10)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12、习惯法非但不比法令灵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适应新的条件,而且相反,它更趋向于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13、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萨维尼
14、法律不要轻易变化,命令一定要执行下去。
15、“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简而言之,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前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后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
16、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
17、9)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18、20) 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19、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20、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六、法制格言
1、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2、3) 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英)洛克《政府论》
3、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手到,口到,心到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学之,学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4、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5、如果说就某特定国度的特定时期而言法律是命令,那么把它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考察,法治社会的法律又是一种永恒的理性对话过程。它是一种“对话”(discourse),乃是指法律是在各种不同的观点及利益的交锋与辩论中不断获得产生、变更与发展;它是一种“理性”(retional)对话,乃是指这种对话在本质上是一种平和而非暴力的说理过程。——张千帆
6、自由人得名于自由一词。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到物质力量或法律阻碍外,可以任意作为的自然力量。
7、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8、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善有大小,则赏有多少。此二者,世之常用也。
9、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宋·苏辙
10、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11、对于命令要坚决地执行,在禁令之下的事情坚决不做。
12、沉默将被理解为同意。
13、释义:治民是不会有永远不需修改的“常法”的,哪种做法最有利于“治”,就把它确定为“法”。换言之,法制因时制宜地修订,才能最好地发挥治国的效能;治民的方式与社会情况相适应,才能产生所希望的作用。
14、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15、9)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战国)管子
16、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
17、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18、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
19、不健全的法律统治时间不会长。
20、在企业立法中,全民抑或集体,工业抑或农业等所有制和行业的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