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偶
1、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古诗并不是全部都是对偶句。在律诗中,颈联与颔联是对偶句。即在律诗中,第二段与第三段是对偶句、对偶句的定义: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4、引入Lagrangian,最简单的例子是动能和势能之差,最小化Lagrangian得到的方程就是牛顿第二定律。这种推导力学方程的方式称之为拉格朗日力学。其中关键是写出Lagrangian,主要工具是变分。
5、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6、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阵阵微风吹来,梨花擂曳,柳条轻拂,飞絮蒙回。
7、最小化问题变成了鞍点问题
8、约束条件常数项中增加一个单位而使最优目标函数值得到改进的数量,称之为这个约束条件的对偶价格。
9、⊙荐读:宝宝诗词起名知识
10、上下联字数要相等,避免同句重字。
11、应用于散文或其它文章中,大多是词或词组(短语)的对偶,也有句子的对偶,但较少见。
12、象这样的对仗句,更多的是服务于律诗的表达,独立成文成意就显得单薄了许多。因为,律诗中的第二联,是承的关键点,他的意,肯定要承起句之意,第三联,也必须要转,这个转,也关系到全诗的意景,所以,如果你单独把律诗中的任何一联拿出来的话,就会觉得表达得有点突兀的感觉。
13、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14、通俗地讲,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然后就豁然开朗。
15、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16、线性规划模型的对偶性,对线性规划模型理论、求解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特别在应用上,线性规划对偶问题的最优解,就是资源的影子价格(见“影子价格”),它对于线性规划模型的经济分析,用于对经济管理工作的指导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7、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18、问题勒让德变换是否在(max,+)代数下是线性的?即是否有,更熟悉的写法:是否?
1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0、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二、对偶句是什么意思
1、对偶单纯形法是指从对偶可行性逐步搜索出原始问题最优解的方法。由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理论,原始问题的检验数对应于对偶问题的一组基本可行解或最优解;原始问题的一组基本可行解或最优解对应于对偶问题的检验数;原始问题约束方程的系数矩阵的转置是对偶问题约束条件方程的系数矩阵。所以,在求解常数项小于零的线性规划问题时,可以把原始问题的常数项视为对偶问题的检验数,原始问题的检验数视为对偶问题的常数项。
2、凸函数在(max,+)代数结构下是封闭的。
3、C、林林总总连绵不绝风姿雅韵婀娜多姿
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5、对偶概述由三角形和正方形在双曲平面上的密铺。
6、那么,从租借工厂的小红同学的角度来看,她肯定希望租金最少越好。那么,小红同学需要支付的租金的下界(最小化问题的最小值),就是小明同学自身经营获利的上界(最大化问题的最大值)。这就是一对对偶问题。
7、这一节使用勒让德变换,是为了和傅里叶变换在修辞上对偶。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9、简言之:可以把凸函数的勒让德变换类比于Schwartz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10、(答案)(1)构成特点:该对联“有”“无”相对,都是动词;“梦”“声”相对,都是名词;“少年”“春雨”相对,都是名词;“存”“润”相对,都是动词;“志远”“花红”是主谓结构的短语。对仗工整。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对应工整,音韵协调;可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思相关,上下两句构成一组对偶。
11、从数学上来讲,这不是个良定的问题,因为对偶有很多种。线性拓扑空间有它的对偶空间,凸集有对偶表示,拓扑上有Poincare对偶,代数里有Koszul对偶,函数有对偶,优化问题有对偶问题。
12、对仗的主轴,象一根线,从头窜到尾,达到让诗有骨,意有凝的作用。诗中的对仗句,也起到一个起承转合的作用,让诗意流畅而不离主题,内容紧凑而不凌乱,增加了可欣赏性,品评性对联必须是对仗的,对联是比对仗更精炼的一种句式结构。
13、对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联的早期定式模式的出现而对偶句,则是对联的初期模式的萌芽,可以说,对仗是律诗的表现形式的一个提升,律诗中间那两个对仗句,是诗的凝炼所在,是诗体的核心价值所在不能想象,一首律诗中间缺少那两句对仗之后的诗体会是多么的难以有凝聚力。
14、对偶修辞手法构成及表达效果
15、第二个就是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这个是律诗“对”,“粘”格式中的“对”,是必须遵守的。不能“孤平”,也不能“三平尾”。这都是写律诗的基本要求,在对仗中同样成立。
16、(1)形式上: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顿挫感强和音乐美。
17、对偶:一种修辞方式——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或用两个对称语句加强语言效果(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记得采纳啊
18、用一个变量替换,称之为Lagendre(勒让德)变换。Lagrangian变成了Hamiltonian。原来的变量是(位置,速度),变换之后的变量是(位置,动量)。当质量是常数的时候,速度和动量就差一个常数,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变量,是互为对偶的变量。
19、B、林林总总连绵不断风姿绰约风韵犹存
20、所谓词性,就是词语的类别性质,如动词、名词、形容词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三、对偶故事法
1、(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舟十里欢
2、在唐诗宋词中,流传下来许多唯美、经典的对偶诗句。
3、(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4、(解析)首先要对这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进行调整,即调整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其次,上联“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修辞格,故下联也应作如下调整: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最后,根据对联的特点,作进一步调整。
5、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6、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7、在以先贤命名的变换里,还有一个变换比勒让德变换更厉害,更强大,更普适,那就是傅里叶变换。
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表达效果的能力。
9、用于谚语、楹联及章回小说的章回标题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11、然后,词性也要相对,“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不能乱来。
1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13、对偶根据形式、内容和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分类,例如在内容上可以分为正对偶、反对偶和串对偶,以下是是部分举例:
14、(2)表达效果: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
15、把下列句子的斜体字部分,改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16、②表达效果: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
17、上联:风外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偏正—主谓—主谓)
18、下联:阁中弟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
19、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炼集中。
20、三维的反德西特空间就像是一叠双曲圆盘,每一片圆盘代表某时间的宇宙态。而由此形成的时空看起来就跟圆柱体很像。
四、对偶是什么意思
1、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黄昏中浮动飘散。
2、每一句对偶诗句,读来都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如果你也喜欢诗词,一定也会喜欢这些精巧的对偶句呢!
3、任意一个LP问题,都存在一个唯一的对偶问题,且二者互为对偶。
4、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与“秋水共长天一色”均为独立的一句,所以称句子对偶。
5、首先说清楚,“对偶”和“对仗”虽然差不多,但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对偶是一种修辞方法汉赋以及后来的骈文中很多对偶,要求比较宽松,仄声韵结尾也没什么问题。比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骆宾王《讨武曌文》中的“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这些都是仄声收尾。又比如苏轼《前赤壁赋》中的“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不但仄声收尾,上下句中还出现了重复字。这些都属于文法中的对偶,用在赋,散文,议论文之中都可以,在对仗中都是不允许的。
6、柳絮飞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如同我的忧愁。
7、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8、清晨时分,大明湖似未临妆梳洗的女子,还待烟霭散去,不知谁家的鸟笼已早早在树下挂好。鸟的主人不是在湖边小坐,就是加入了()晨练的人群,只留它在笼中上下跳跃,啼音绕树。()的人们打破了湖边寂静,一忽儿间,映出天光的波影,湖水妆容淡抹明丽起来;阵阵荷香,空气异常清朗,混合成夏日早晨特有的气息。
9、当然,现在的人写七律,更对的是从对联的角度来立意的。
10、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有湖泊的城市,便显示出它的幸运来。在酷热难耐的天气里,一汪湖水,能够平静地稀释着翻腾的暑气。在喧嚣忙乱的都市里,一汪湖水,能够温柔地安抚着躁动的心绪。
11、内容上,点面结合,凝练集中,概括力强。突出了大明湖的水城相依、荷柳相伴的美景。
12、上下联平仄要相调,末字要平仄相合(这点高考一般不涉及)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14、(1)构成特点:“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并列式的名词性词组,对仗工整;“描绘城乡风物”和“传播时代精神”都是动宾式结构,其中“描绘”对应“传播”,“城乡风物”“时代精神”均为偏正结构、名词性质,对仗工整;可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思相关,上下两句构成一组对偶。
15、有人会问,对偶能不能归为对联之列?我告诉大家,偶句就是偶句,虽然象,但不能归为对联之列,一如词,很多词牌跟诗体近似,但是不能称诗,各有各的招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的就是门道了。
16、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17、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
18、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19、(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0、觉得不错,请点赞↓↓↓
五、对偶是什么修辞手法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云带钟声穿林去,月移塔影过江来。
3、对偶主要在于上下两句对称我们学的绝大多数唐诗所用的手法都是对偶而顶针则要求下句的开头内容与上句的末尾相同《木兰辞》里的比较典型: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1)(答案)D
5、落花纷坠斯人孤独伫立,细雨霏霏之中燕儿翩翩双飞。
6、A、形形色色络绎不断风姿绰约风韵犹存
7、串对偶的意思是紧密连贯的,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对偶法则它可描述为对任何一个逻辑表达式F,如果将其中的“+”换成“*”,“*”换成“+”,“1”换成“0”,“0”换成“1”,仍保持原来的逻辑优先级,则可得到原函数F的对偶式G,而且F与G互为对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