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话巴山夜雨时
1、诗词风韵|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2、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3、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4、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5、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6、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7、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同你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8、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9、云满鸟行灭,池凉龙气腥。
10、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专家
11、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12、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剪烛共话,讲述这巴山夜雨中的情景?原诗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你问我啥时候回家?还没有准儿呢。我所在的巴山此刻夜雨连绵,外面的池塘水都下满了。在这形单影只、凄风苦雨的深夜,我在想,哪一天我们也是在夜里,是在家里的窗户下,热热闹闹地谈天,我要告诉你,我此刻处在巴山夜雨时的寂寞和孤独。
13、蟋蟀已惊良节度,茱萸偏忆故人期。
14、大中年间,李商隐年已不惑,任职于巴蜀梓州幕府,时逢夜雨,思念远人,便写下这首缠绵精妙的《夜雨寄北》。说它精妙,是因为诗中呈现出奇妙的时空回环:此时想象未来,未来回忆此时,这是时间的呼应;巴山想象彼处,彼处回忆巴山,这是空间的唱和。一种沉郁的情感连绵不绝,又自然,又工巧。
15、西窗,是长安面向四川的方向,为了让油灯或者蜡烛一直保持亮度,就要不断剪掉烧焦的灯芯。所以这个剪烛,其实想告诉我们,未来的相见是多么的美好。
16、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
17、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
18、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
19、谁共危楼凌爽气,左持樽酒右持螯。
20、这样的一种组合方式,咱们诗歌里面经常出现,比如说唐代诗人张若虚写的《春江花月夜》,五个名词凑在一起,引起人无限的想象;《红楼梦》里面,林黛玉还写过一首《秋窗风雨夕》,五个名词放在这,就是一幅画。
二、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期待里
1、《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2、Tocutthecandlesbythewindow
3、几个名词放在一起就是一幅画面
4、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5、“何当共剪西窗烛”,这是这首诗的第二幅画面,想象未来,相见时侯的场景,非常光明、温暖。
6、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7、这是老舍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书赠巴金先生的对联。上联点化唐人诗句“共话巴山夜雨时”,暗喻巴老为蜀中奇才,下联则赞扬巴老的文章饮誉海内外,定然会发出“金石”之声。
8、选自谢琰精讲《课本里的古诗词》第89讲
9、诗词风韵|所幸的是你毕竟算不得美
10、出处:晚唐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
11、这是一首以诗代书,用诗当作书信寄给对方的作品。
12、李商隐《夜雨寄北》是一首流播甚广的名诗。叶葱奇先生疏解此诗说:“李义山七绝均极宛转隽永之致。这首尤含茹深远,客愁旅况,传神语外。”并引《李义山诗集辑评》中清人纪昀语“作不尽语,不免有做作态,此诗含蓄不露,却只似一气说完,故为高唱。”(《李商隐诗集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13、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14、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15、一雨一凉秋向晚,似安似病老相侵。
16、用三行诗,写下父亲说过的话
17、晦日连苦雨,动息更邅回。
18、夜半披衣草树间,玉露团清影。
19、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20、这首诗有很多误会,认为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宋元明清出版李商隐诗集时,有个版本写错了,写成了《夜雨寄内》,这可能是造成后来误会的一个原因。
三、却话巴山夜雨时作文
1、何日捷书来。重阳把一杯。
2、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3、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
4、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5、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6、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7、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8、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
9、“却话巴山夜雨时”,很奇妙,第三幅画面,其实又回到的第一幅画面,却,是退却,退而回忆的意思。一个“却”字,勾起了未来和现在。
10、所谓巴山夜雨,并不只是景气的描绘。巴山,正是那个遥远的我;夜雨,正是我连绵的心事;涨秋池,则是我的思念之心慢慢涨溢,多得都快要盛不下了。将来彼此见面之时,怎么能不说一说“那年的巴山夜雨”呢?话虽如此,说的其实却不是雨,而是苦闷无助的心情和难以打破的困境。
11、空庭绿草结离念,细雨黄花赠所思。
12、呼儿具笔牍,作诗识吾喜。
13、长笛倚楼声,听彻还重省。
14、唐朝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中“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巴山”,有人说是川陕交界处的大巴山,其具体位置一说在四川通江县境,一说在南江县境;也有人说“巴山”是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还有人说“巴山”在湖北、湖南接壤的洞庭湖一带。有人说诗中的“巴山”是实写,确指某山;也有人说诗中的“巴山”是虚写,泛指某个地方的山。“巴山”究竟在何处、是确指还是泛指?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巴山夜雨”考辨》一文钩沉典籍、爬梳文献,致力于厘清上述几种说法,旨在抛砖引玉,“引”来有见解、说服力的文章展开争鸣。
15、诗作及本平台作品均受著作权法保护
16、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1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人们渴盼团圆的美好愿望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8、他日相逢,烛光下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想念妻子的感情,定会给“问归期”的妻子以慰藉.
19、诗词风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
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前面一句
1、描绘了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
2、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因思念长安亲友而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3、坐听宫城传晚漏,起看衰叶下寒枝。
4、对话框回复“早安”或者“morning",获取清晨元气满满的英文金句
5、烂醉拚扶头。明日阴晴且漫愁。
6、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
7、巴山夜雨李商隐全诗是:
8、浮云尽逐黄昏去,楼角新蟾挂玉钩。
9、要覔尘埃不到处,一灯相照夜愔愔。
10、这里只有一个动词“涨”,其余都是名词。这是汉语的魅力,简单的几个词放在一起,画面就出来了,凄凉而遥远。
11、手启柴门倦复关,云卧衣裳冷。
12、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思念。
13、诗词风韵|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4、陂湖菱芡熟,小市新酒美。
15、流沙河认为《夜雨寄北》作于湘,基本观点是正确的。至于“巴山”指“巴陵山”、“秋池”乃“洞庭湖”之说无据可考,亦不足信。《尔雅·释地》:“楚有云梦。”注云:“今南郡华容县(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境)巴丘湖(今洪湖)是也。”按“云梦”原为楚二泽名,司马相如《子虚赋》:“云梦者方九百里。”《太平寰宇记》:“安陆县东南云梦泽,阔数千里,南接荆湘。”古时云梦盖横跨今湖湘境内、长江南北,面积极广。安陆即今湖北省安陆市,现在东南并无大湖,盖久已淤塞成陆,成为江汉平原的一部分,唯有零星的洪湖、曹湖等。唐时,今湖北湖南交界处湖汊纵横,一片泽国。李商隐滞居湖湘,《夜雨寄北》诗中的“秋池”就是指这一带的湖汊,“巴山”亦是泛指这一带的山。
16、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17、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
18、诗词风韵|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9、秋堂积雨新凉入。今宵雅乘鹏飞集。
20、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年代:(唐)体裁:(七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五、共赴巴山夜雨时
1、宋玉含凄梦亦惊,芙蓉山响一猿声。
2、“君问归期未有期”,远方的朋友一定反复问过李商隐什么时候回来?第一句就奠定了整首诗的一个基调,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能相见。
3、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余欢尽酒卮。
4、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5、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6、却:副词。还,再,且。表示小小的转折。
7、意思: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8、诗词风韵|春风十里不如你
9、笔头元有准。快写平生蕴。
10、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11、人间有尽皆归物,世外无生赖有心。
12、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创作背景
13、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14、诗词风韵|Ilovethreethingsintheworld
15、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16、翟门悲暝雀,墨灶上寒苔。
17、秋容浩荡夕云高,旻宇萧然绝一毫。
18、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9、水面一点点地上涨,也是情绪一点点地充满、积攒,这个情绪随着思念远方的亲人、朋友,随着思念而一点点地积攒。
20、指导意见:你好!人工流产是一种负压吸宫术,就是用负压将子宫内的妊娠产物吸出以使妊娠终止。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流产效果好。但负压吸宫手术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妇女在手术过程中会感到疼痛。价格可以到正规医院咨询。
六、共话巴山夜雨时
1、诗词风韵|朝闻道,夕死可矣
2、老火阻余威,赖此一雨洗。
3、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4、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5、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
6、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7、今天我们来讲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歌二两句由叙述转为写景,这是实写,后两句想象他日两人同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这是虚写。虚实相映,丰富地展示了彼此的相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