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历史故事的成语
1、(拼音):fùjīngqǐngzuì
2、中华成语故事121:老生常谈
3、中华成语故事37:瓜田李下
4、(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5、中华成语故事181:吠形吠声
6、近义词:物归原主、物归旧主。
7、为图复国大计,勾践顽强忍耐着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对夫差更加恭敬明服。有一次,夫差生病了,勾践毛遂自荐,说自己能治夫差的病,可是夫差不让勾践接近他,勾践只能尝夫差的屎来治病,果然,夫差的病被勾践治好了,这样过了三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于是就放勾践回国。
8、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9、中华成语故事60:刻舟求剑
10、中华成语故事148:闭门造车
11、中华成语故事30:空中楼阁
12、(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3、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
14、但是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15、(含义)聪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16、比喻有些人表面上喜欢某些事物,
17、中华成语故事14:夸父逐日
18、中华成语故事100:不耻下问
19、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20、退避三舍洛阳纸贵草木皆兵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步守株待兔如火如荼望梅止渴探骊得珠望洋兴叹掩耳盗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请君入瓮高山流水胸有成竹唇亡齿寒闻鸡起舞指鹿为马不寒而栗不学无术鸡鸣狗盗势如破竹枕戈待旦抱薪救火梁上君子脱颖而出嗟来之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精卫填海靡靡三音入木三分八仙过海人琴俱亡三令五申下逐客令门可罗雀寸草春辉天衣无缝不名一钱未雨绸缪出尔反尔乐极生悲乐不思蜀礼贤下士对牛弹琴曲高和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囫囵吞枣投笔从戎敝帚自珍余音绕梁杯弓蛇影画龙点晴夜郎自大盲人摸象庖丁解牛吐哺握气夸父逐日抛砖引玉围魏救赵过门不入曲突徙薪投鞭断流为虎作伥一衣带水车载斗量分道扬镳开卷有益天经地义井底之蛙马革裹尸。。
二、有哪些历史故事的成语?
1、《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例句:这些书我看过之后一定会完璧归赵,请你放心。
3、中华成语故事166:三人成虎
4、中华成语故事116:名落孙山
5、意思: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6、Oneday,LinXiangrutookalotoftroubletogetavaluablejadebackfortheking.ThenhegotapromotionaboveLianPo.
7、中华成语故事173:一网打尽
8、(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9、喜欢大头爸爸就点“喜欢作者”吧
10、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躲到肓的上面,你躲到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11、读音:sāngùmáolú
12、东航空难,那个因退票没上飞机乘客的话,让我又哭了一次
13、中华成语故事142:百发百中
14、蔺相如,完璧归赵。孙膑,围魏救赵。重耳,退避三舍。毛遂,毛遂自荐。廉颇,负荆请罪。赵括,纸上谈兵。曹刿,一鼓作气。郭隗,千金买骨。蔡桓公,讳疾忌医。勾践,卧薪尝胆。吴起,杀妻求将。更羸,惊弓之鸟。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
15、中华成语故事69:完璧归赵
16、中华成语故事136:暗箭伤人
17、中华成语故事46:退避三舍
18、▲他家里到处都是用龙的图案装饰的东西。
19、中华成语故事117:蜀犬吠日
20、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三、成语故事大全
1、发动你们的小脑瓜好好想想这是形容什么呢?可以在评论区把猜出的答案写出来哦,我们会在第二天公布答案哦!
2、(拼音):lèbùsīshǔ
3、标签:小学英语成语故事
4、中华成语故事113:夸父逐日
5、(拼音):wánbìguīzhào
6、中华成语故事156:墨守成规!
7、BegForApologize
8、中华成语故事56:班门弄斧
9、中华成语故事42:四面楚歌
10、解释: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方责罚。
11、中华成语故事08:开天辟地
12、中华成语故事66:千里送鹅毛
13、中华成语故事19:守株待兔
14、中华成语故事33:一日千里
15、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他擅长剑术,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为了使荆轲能接近秦王,特地为他准备了两样秦王急于想获得的东西:一是从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二是燕国督亢地区(今河北涿县东)的地图,表示燕国愿将这块地方献给秦国。
16、中华成语故事26:一诺千金
17、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后生可畏、一鸣惊人、三人成虎、毛遂自荐、一言九鼎、衣锦还乡、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火树银花、天涯海角、初出茅庐、画饼充饥、庖丁解牛、老马识途、三令五申、胡服骑射、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精卫填海、庄周梦蝶
18、东航空难最新进展:比黑匣子找到更令人泪目的,是那个被捂住的证件……
19、(典故):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20、中华成语故事64:拔苗助长
四、有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好寓意
1、能工巧匠造颗星,发射太空显神通,
2、(英文):throwthehandleaftertheblade
3、(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4、中华成语故事108:秋毫无犯
5、中华成语故事120:祸起萧墙
6、中华成语故事145:安步当车
7、东山再起(谢安)(释义)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语出)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辨形)再;不能写作“在”。(近义)重振旗鼓、卷土重来、死灰重燃、重作冯妇。
8、围魏救赵(成语、历史故事)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9、中华成语故事25:一箭双雕
10、中华成语故事115:运斤成风
11、中华成语故事159:东食西宿
12、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13、中华成语故事74:鸡鸣狗盗
14、中华成语故事31:目不识丁
15、中华成语故事24:井底之蛙
16、掩耳盗铃(yǎněrdàolíng)
17、于是他就来到蔺相如的家,在赤裸的上身背着荆条,请求蔺相如的惩罚。
18、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19、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20、实际上并不爱好,甚至不了解。
五、有什么历史成语故事
1、中华成语故事190:东窗事发
2、中华成语故事197:才高八斗
3、中华成语故事72:滥竽充数
4、中华成语故事95:游刃有余
5、中华成语故事187:尔虞我诈
6、中华成语故事35:鹬蚌相争
7、(拼音):wàngméizhǐkě
8、中华成语故事83:买椟还珠
9、中华成语故事128:河东狮吼
10、中华成语故事184:防微杜渐
11、春秋时候,重耳逃亡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如上宾。
12、成语“大义灭亲”,现在指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
13、世界传说故事《乞丐和狗》世界传说故事《豺和沙漠之鹰》
14、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
15、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负荆请罪: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6、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为此,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扭转局势。
17、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的安排。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处理。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碏杀子是“大义灭亲”。
18、(拼音):qībùchéngshī
19、中华成语故事105:杨犬吠主
20、含有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完璧归赵、围魏救赵、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鼓作气、千金买骨、讳疾忌医、卧薪尝胆、杀妻求将、惊弓之鸟、高山流水、一字千金、指鹿为马、焚书坑儒、图穷匕见、悬梁刺股、四面楚歌、约法三章、孺子可教、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手不释卷、金屋藏娇、暗渡陈仓、十面埋伏、投笔从戎、马革裹尸、多多益善、老当益壮、鞠躬尽瘁、三顾茅庐、煮豆燃萁、刮目相看、乐不思蜀、七步成诗、言过其实、七擒七纵等等。
六、有历史故事的成语
1、中华成语故事12:亡羊补牢
2、中华成语故事104: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3、中华成语故事109:南橘北枳
4、(举例造句):我今特来寻贤弟,负荆请罪。
5、中华成语故事106:鸡犬升天
6、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
7、中华成语故事48:半途而废
8、(拼音):sìmiànchǔgē
9、听了重耳的话,楚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于是以礼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国。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10、(拼音):wòxīnchángdǎn
11、中华成语故事63:杞人忧天
12、关于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大全:卧薪尝胆、负荆请罪、望梅止渴、四面楚歌、背水一战、完璧归赵、三顾茅庐、草木皆兵、围魏救赵、指鹿为马、唇亡齿寒、纸上谈兵
13、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14、中华成语故事137:斧正
15、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16、(反义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
17、中华成语故事167:欣欣向荣
18、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
19、▲从前,有位被称作叶公的人,他非常喜欢龙。
20、家长伴读|家校合作|习惯养成|作业辅导
1、中华成语故事05:黔驴技穷
2、中华成语故事135:饮鸩止渴
3、(英文):returnsomethingtoitsowneringoodcondition
4、但是,荆轲并未刺中秦王。秦王急忙拔剑自卫,却又一时拔不出来。于是两人绕着柱子转。卫兵因没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
5、中华成语故事132:多多益善
6、中华成语故事44:愚公移山
7、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8、(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9、州吁驱使百姓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大臣石厚商量办法。石厚就去问自己的父亲——卫国大臣石碏,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碏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
10、廉颇愤愤不平地宣称:下次我再见到他,我一定要羞辱他。
11、初出茅庐(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卧薪尝胆(勾践)负荆请罪(廉颇)完壁归赵(蔺相如)班门弄斧(鲁班)入木三分(王羲之)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12、中华成语故事101:胸有成竹
13、中华成语故事49:卧薪尝胆
14、今天是成语故事时间,大头爸爸要给小朋友们讲的是“朝三暮四”的故事。成语是我们汉语的精华,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15、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16、(拼音代码):pfcz
17、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
18、中华成语故事57:成败萧何
19、后来,廉颇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羞愧难当,
20、因此,他独自承受着别人的质疑和指责。
1、中华成语故事114:多行不义必自毙
2、中华成语故事78:纸上谈兵
3、(故事):秦昭王得知赵惠王得到和氏璧,想假装以15座城池与他交换来骗取和氏璧。赵惠王派蔺相如前去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并派人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气得要杀死蔺相如。
4、中华成语故事73:按图索骥
5、中华成语故事118:乘风破浪
6、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7、中华成语故事129:利令智昏
8、中华成语故事123:打草惊蛇
9、伊朗11岁女孩被称“全球最美”!因太美,父亲辞职做贴身保镖,网友: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10、成语接龙!和孩子一起欢乐大比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