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宵诗句
1、补衮工夫,望梅心绪,见丹青重好。
2、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
3、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4、东皇收拾急,暖涨赴沧溟。
5、我老无能惟喜士,君名若出定惊人。
6、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7、元宵节诗句有: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一碗汤圆情万千。—雪花飘舞《元宵夜思儿》。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元宵夜,抒发思念或者感想,不论“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还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都是古今通用的元宵佳句。
8、上界天宫按此行,五云深处有箫笙。
9、阑干敲遍。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
10、节届元宵气象新,笙歌竞奏汉宫春。
11、春色三分,犹未元宵才过。行乐处、软红香雾,未收灯火。杨柳梢头黄尚浅,梅花萼底红初破。待东风、吹绿满瀛洲,愁无那。
12、听彻宣和太平曲,独看明月到更深。
13、谁人能向循良道,何不留心劝耦耕。
14、千金何术参医国,十雨从今更问天。
15、璧月当天星续少,珠帘排户乐声长。
16、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17、缯山再见旧灯影,金枝密焰看流芳。
18、风随兰麝香千里,人在莲花影万重。
19、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0、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二、清明诗句
1、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
2、娇慵不惯羞,同倚阑干角。
3、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4、芳词来上,因俯同其韵以赐。
5、天风吹散赤城霞,散落人间作九华。
6、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
7、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它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该节日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8、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9、尊前一把横波溜。彼此心儿有。曲屏深幌解香罗,花灯微透。偎人欲语眉先皱。红玉困春酒。为问鸳衾这回後。几时重又。
10、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
11、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
12、新来冰天被声教,铁骑无复驰沙场。
13、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
14、料得东皇戏剧,怕蛾儿街柳,先斗元宵。宇宙低迷,倩谁分、浅凸深凹。休嗟空花无据,便真个、琼雕玉琢,总是虚飘。虚飘。且沈醉,趁楼头、零片未消。
15、关于元宵节的十首古诗词:
16、屈指数元宵,灯火堪行乐。
17、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楚梦留情未散。
18、宝苑明春,青霞射晚,六幕云闲风静。茂林修竹昂霄,素月照人澄莹。梅花十顷,递暗香、琼瑶真景。散万斛金莲,崇山秀岭,尽开花径。
19、红蕖影下勾丝抹。老来牵强随时节。
20、徘徊步懒,奈一点、灵犀未通。怅望七香车去,慢辗春风。云情雨态,愿暂入阳台梦中。路隔烟霞,甚时还许到蓬宫。
三、有关元宵诗句
1、香膏融绛液,细烬落金沙。
2、博士从来文字饮,不妨聊复醉红裙。
3、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4、今岁度元宵,随分点些灯火。不比旧家繁盛,有红莲千朵。
5、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6、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7、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8、软红尘里星桥。想霁色、皇都绛霄。屏掩潇湘,醉和衣倒,春梦迢迢。
9、雨洗元宵。楼台烟锁,隐隐笙箫。且插梅花,自烧银烛,沈水香飘。
10、遇美景良辰,诗情渐减,酒兴全消。
11、箫鼓元宵气象豪,拗晴天意亦风骚。
12、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
13、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14、(清)唐顺之的《元夕影永冰灯》: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15、东风吹断雨如绳,一夜仍开曲沼冰。
16、风伯清黄道,钩陈卫赤鸾。
17、黑夜天寒愁散玉,东皇海上张仙烛。
18、天上的月光和地上的灯火铺满了整个京城,华美的车和伞盖把大道都挡住了,自己闲着没事但是没办法看到京城百姓庆祝元宵节的盛景又不好意思和乡间人民一样去参加“赛紫姑”的活动。
19、咫尺元宵剩放灯,翠红多少九衢尘。
20、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四、元宵诗句古诗唐寅
1、元宵节(别称: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日期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2、真个亲曾见太平。元宵且说景龙灯。
3、翠幰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
4、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5、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6、若教扫得天边雨,为扫离人泪两行。
7、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8、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9、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10、展转城乌啼紫天,曈曚千骑衙楼前。
11、追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12、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13、良时亦竞作,游兴颇相干。
14、正是元宵,满天和气,璧月流光,雪消寒峭。今夜今年,表千年同照。万象森罗,一奁清莹,影山河多少。玉烛调新,彩眉常喜,寰瀛春晓。
15、官府只知行乐好,谁知点点是民膏。
16、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17、金吾不禁夜,放箫鼓,恣游遨。
18、如果不尽兴游玩,开怀大笑,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吉日良辰?
19、金缕曲·和龚竹卿客中韵
20、小市收镫,渐柝声隐隐,人语沈沈。月华如水,香街尘冷,阑干琐碎花阴。
五、元宵诗句古诗大全
1、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2、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3、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唐代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4、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5、何人帕坠鲛绡。有玉凤、金鸾绣雕。
6、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7、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
8、洞房花灯夜,金榜状元归。
9、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