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四节气谚语
1、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2、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3、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4、寒露脚不露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九月台,无人知;九月台,惨歪歪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鄂)
5、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6、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
7、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8、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9、白露在每年9月7日,或至9日。《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说“阴气渐重,露凝成白也”。因气温降低,晚间水汽接近草木物体,便白色的露水珠出现。天气一天一天地冷起来,陕北气温降至14—16度。白露期间庄稼“不出头”,或“不出”,都是还没有拔节抽穗,穗头还没露出来,就是没有收获粮食的预兆。
10、小满在阳历5月21日或22日,或23日,太阳到黄经60度为准。《月令七十二侯集解》释小满为“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在陕北气温逐渐高起来,土壤亦暖和起来。如苜蓿,豌豆等开出了花朵,故有“小满一枝花”的说法。
1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12、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13、处暑雷声响,阴雨天气多。
14、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15、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16、正月冻死龟,二月寒死牛;
17、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18、“雨水早,春分迟惊蛰育苗正适时”,“惊蛰不过不下种”“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过了惊蛰节,耕地莫停歇”,“雷打惊蛰前,高岗能种田”,“雷打惊蛰后,河湾能种豆”,“惊蛰打雷,小满发水”,“惊蛰云不动,寒到五月中”。
19、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20、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豫、湘)。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鲁)。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鲁)。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云)。小满节气谚语
二、二十四节气谚语英文翻译
1、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2、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3、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4、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5、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6、立夏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7、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8、小寒寒,惊蛰暖。
9、淋伏头,晒伏尾。
10、惊蛰刮起土,倒冷四十五。
11、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
12、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13、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14、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15、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16、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17、吃了春分风饭,一天长一线。
18、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19、三九不冷夏不收。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20、具体如下:寒露有霜,晚稻受伤。白露到秋分,家禽快打针。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寒露霜降节,紧风就是雪。寒露有雨冬雨少,寒露无雨冬雨多。白菜萝卜追和浇,冬瓜南瓜摘家来。白鹿露打枣,秋分卸梨。别说白露种麦早,要是河套就正好。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寒露晴天,来年春雨多。寒露多雨水,春季无大水。白露节到,牛驴上套。寒露有雨,以后多雨。寒露闹天,闹到立冬。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秸秆青贮营养高,马牛猪羊上等菜。麦收十年早,谷收十年晚。
三、二十四节气谚语
1、雷打秋,冬半收。
2、今天是处暑,来一波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先复习一下二十四节气有哪些?
3、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4、释义:如果惊蛰前打雷,雨就会不停地下。
5、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6、六月初一雷压九台;
7、画眉多藏粮,大雪下得长.
8、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9、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10、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11、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12、这时间播种冬小麦也不迟,收割回来的豆科作物,如禄豆、豇豆等已经上场了,故“又种麦子又打场”道出农人们两头繁忙的生动场景。
13、“暑”为炎热之意,然为“小”,还不是最炎热的时候,到了大暑是一年最酷热的时期。天气炎热,经常出现大雨,或者大暴雨。大雨浇灌到鼠洞,就有“灌死老鼠”的说法。
14、立秋下雨喜悠悠,处暑下雨万人愁。
15、处暑时期正是大秋农作物拔穗灌浆之时,又是炎热天气,极易形成干旱局势。这时有一场保墒好雨,正是“庄稼粒粒是米”的兆头。如果处暑前后没有雨水,拔节的农作物就会干旱的卡住拔穗的脖子,造成减产的劣局。同时,处暑前后没有落雨,据一月的气象周期性规律,旱象很可能要延缓到白露尽,秋分时,这是农人们值得注意的事项。
16、雷轰天顶,有雨不猛。
17、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民间谚语》释义:小麦就要准备结籽粒了,所以水分要跟上,到了立夏就会长胡须也就是麦芒。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民间谚语》释义:如果惊蛰前打雷,雨就会不停地下。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民间谚语》释义:谷雨的时候是种植红薯最好的时候,种一棵能收一大筐红薯。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民间谚语》释义:立春的那天若是天气好,整个春季天气都不错,阳光很灿烂。但若立春就阴雨绵绵的,那到清明前后,可能都是没完没了的阴雨天气。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民间谚语》释义:春分开始了之后,雨如果不停的话,清明
18、立秋百草结疙瘩。
19、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20、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四、二十四节气谚语诗歌
1、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开花就下种。桐子开花后,气温稳定了,再不会有倒春寒发生了,老农们可以放心地催芽下种了。
2、清明时的很多谚语阐发天气清明无雨较好,这无疑对人们出行上坟,旅游踏青带来方便。但周期性的降雨很可能给人们带来不良影响,这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而总结出来的说法。
3、到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
4、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5、日落山灰黄,来日大风响。
6、春天揭地忙,秋天就有粮。
7、(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六月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六月绵被拣人甲)(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廿六海水开目)(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五月龙船北)(立夏小满雨水相赶)(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立夏北,无水通磨墨)(立夏补老父)
8、小暑起燥风,日日夜夜好天公。
9、立春,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名岁首、立春节、正月节等。干支纪元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立春既是岁之首亦是春季的开始。
10、三九四九拉门叫狗。
11、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12、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13、小寒就是天气寒,皮袄毡靴身上穿。“小寒”是二十四节气的倒数第二个,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元月份的5日或6日,陕北的气温一般在零下5—10度,天气比较寒冷,所以陕北人民群众,都穿棉裤棉袄,有的人们,尤其是老年人们都穿羊皮袄,或者穿起用羊毛擀制成的暖靴子,故有“皮袄毡靴身上穿”一说。
14、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15、寒露不算冷,箱降变了天。
16、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18、端阳吃过粽,棉衣高高送。
19、立夏即指一年一度的夏季开始,这时就非常炎热了,即有“就地生火”的趋势。古人对立夏的节气极为看重,据史载周朝时,逢立夏日帝王要带领文武官员,到城外举行盛大的“迎夏”仪式,以示农人们在夏季里劳作。
20、数伏数凉哩,数九数热嘲。
五、二十四节气谚语大全100条
1、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2、二十四节气有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3、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4、小雪流凌一月正,四五十天定打春。
5、下面是一首流传于北方的节气歌:
6、立冬打雷要反春。
7、冬节月中央,无雪亦无霜;
8、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9、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10、霜降无霜,碓头无糠。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层,蛰虫归屋去,准备过一冬。立冬节气的谚语
11、“雨打小满头,晒死老黄牛”,这是一条气候变化的谚语,阳历5月下旬雨水较多,亦是雨打小满头,到了6月间,就出现高温干旱的天气,故有“晒死老黄牛”的经验一说。天气的变化,雨水的多少,大多有着周期性的走向,所以如是的谚语都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2、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
13、风急云起,愈急必雨。
14、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15、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16、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迟冷。
17、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
18、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19、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20、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
六、二十四节气谚语
1、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
2、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3、秋分糜不得熟,寒露谷等不得。
4、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5、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6、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7、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8、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无处置;
9、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10、久晴久旱,雨里结蛋。
11、立秋一百草结疙瘩。
12、五九六九水在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