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品与书品的关系
1、人品远远比知识重要。一个人如果只注重学习,而轻视了做人,人们永远也不会觉得这个人高尚,值得敬佩!
2、颜真卿是一位驰骋沙场的大将军,因此他写出的字也十分豪迈,轻的地方犹如一根铁丝,重的地方也丝毫不含糊,所以要求写的人必须手腕的劲得使足,最好站着写!
3、浙江绍兴人。中国美术学院文学(书法)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书法)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助理,艺术学院书法系主任。
4、人品重要,书品是指这一部书的内涵。因为书的内涵有高低之分只存在书里面的。而人品则是人的具体表现,他要进行社会活动,所以很容易被人们来评价的。
5、于右任一生写得最多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屏条,数量至少有一两千。于右任的座右铭是:“天下为公”。林语堂曾说:“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林语堂说的没错。
6、|你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7、戏鸿堂所收玉润帖当是元章赝作。香光中岁于元章书有偏嗜,故往往为所蒙蔽。而诸家石刻所收晋、唐人名迹,亦惟元章赝本为多。
8、艺术家•拍卖•画廊•收藏家•艺术机构•资讯交流平台
9、书法总论合辑丨书法学习论合辑(汇总一)丨书法学习论合辑(汇总二)丨书法学习论合辑(汇总三)丨书论百条精讲汇总丨书论百条精讲(汇总五)丨书论百条精讲(汇总六)丨书论百条精讲(汇总七)丨书论百条精讲合辑(汇总八)
10、我不喜欢他的作品《幻城》看了两页就没有在看过,书写的太柔,模仿太重,没有自己的风格,还不如现在的快餐小说作者,炒作的好而已!用一句最经典的话说他:“不予置评!”他不值得!
11、书品是中国古代对书法家及其作品作出品评的著作,另外还有同名杂志《书品》。书品介绍它或分品第而论述其高下,或不分品第而评其优劣,是早期书论中的一种体裁。作者见解多只通过品评书法家及作品来表达,虽时或摘录书家小传、逸事,但着重于阐发或说明其艺术特点、人品风貌,而不同于书史之偏重记载生平事迹。这种体裁是受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对人物进行识鉴、品藻的习尚影响而产生的,盛于六朝、隋、唐,元明之后著述渐为稀少。
12、这种欣赏时夹杂对书写者人格和道德品评的欣赏方式实在是不应该叫现代的欣赏者苟同,现代的品评者也不应该以此为准绳。我认为,人品和书品之间并没有多大的联系。人品属于道德层面,而道德标准则是随时代而变化的,经常发生此一时、彼一时的情况。而书法品评首先是建立在书写技法层面,书写者的人品影响的是欣赏者对书写者人品的好恶,而不是书写者技法修为的高下。人品高,写的不一定好;人品差,写得不一定糟。
13、当然,最能看出褚遂良这一性格特征的,是他在是否立武昭仪为皇后的态度上,也正是他的率直鲠亮,最终导致了他晚年走向了悲剧的深渊。公元640年前后,只有十几岁的武则天进入后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她的美貌与才情不仅得到了年老的太宗喜爱,同时也得到了年轻的太子爱恋。唐太宗死后,公元654年左右,曾经一度削发为尼的武则天成为李治的妃嫔,并被封为“昭仪”,得到唐高宗的宠信,也得到一些大臣的支持。
14、基于这种实事求是的书学观点,所以赵孟頫论学书之道,绝无故弄玄虚或大言欺人之谈,对同时代书家也能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他讲的学书必经之路是“必由临模之功,然后筋骨、风神、韵度”“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法,乃为有益”,而反对、鄙视那种“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的人。他认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既是他个人的经验之谈,也抓住了构成书法之美的最基本的客观因素,向人们指出了掌握这门艺术的切实方法。其中,又无不贯穿着他的审美判断。
15、但书法创作有着自身的独特性:第汉字的书写原则与道德原则是不同的,尽管前者会受后者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前者并不受后者支配,更不由后者决定。第虽然不同的书法家在创作时对书写的内容有所选择和偏爱,但一般情况下书法作品的内容,尤其是临写前人书帖的内容并不能反映书家的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
16、清初二臣王铎不过是动荡的大历史背景下的地主官僚,根本承担不起那么沉重的历史负担,他不过是个在南京的虚职高官,即使在明代也不会说了算的,明朝覆灭与他几乎无关,难为王铎实际不如骂几句弘光、唾几口马世成、阮大钺。反过来说,民国时期很多当官的大书法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任了官职。
17、关于艺术反映人的某些内在特质和行为、思想的说法,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已经开了这一个理论的先河。虽然我们说孔子在对《诗经》的解读上提出的儒家“诗教”观点和“兴观群怨”说,从本质上讲,他还没有涉及到艺术的根本性问题,还仅仅是把艺术当作一个统治社会的工具来看待,但是其认识到艺术对于人们思想的影响上、对于人与人之间加强团结、交流上来说,还是很深刻的。
18、如果把“书品如人品“的“如”理解为“像"或者“影响”,竹韵表示赞同。书品像人品。
19、每日分享艺术收藏海量资讯
20、所以,绝对论是有失偏颇的。
二、文品与人品的关系
1、联系方式:18147660550
2、褚遂良书风的形成除了其个人的审美意趣因素而外,和有唐一代的审美风尚以及大唐国君李世民的爱好是分不开的,唐太宗在《晋书》卷80中赞誉王羲之书法道: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必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3、作为《晋书》主编之一的褚遂良,自然对这一赞誉刻骨铭心。
4、第四届、第七届“全浙书法展金奖”;
5、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查看官方账号并关注
6、综上,书品与人品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不可过分夸大,过于狭隘理解。
7、西泠印社首届手卷、扇面、楹联书展最高奖;
8、人品;是指这个人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文品;是指一个人的写作才能和写作的内容是否健康,关系就是,从一个人的文章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和他的修养和内心的情感世界,反映出这个人的人品道德
9、是的,一个人没有人品更别谈做什么行政的了,可笑的是我们公司那些素质太差了,书品就是对书的尊重,不会乱涂画乱撕
10、武则天与王皇后之间的争斗,以武则天的胜利而告终。武则天终于在公元655年被册封为皇后,与此同时,褚遂良也被新皇后赶出朝廷,到潭州任都督。第二年,武后的儿子李弘(652—675)被立为太子。新册封的皇后,不失时机地向反对她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王皇后与萧淑妃被残忍地害死了。公元657年春,褚遂良被调到离京师极远的桂州任都督。同年,武则天则与许敬宗、李义府一起,诬告中书令来济、门下侍中韩瑗与在广西的褚遂良共谋反叛,晚年的褚遂良又一次被贬,流放到爱州。绝望之中的褚遂良,致信唐高宗,向他诉说了自己曾为高祖与太宗效劳,坚决支持唐高宗继位等事。公元659年,褚遂良在流放之中死去,终年63岁。伴随着他的率直鲠亮,他走完了人生中最后一刻。
11、颜真卿的字有庙堂之气,是因为他在汉字点画、结体以及章法上的创造,知道他在安史之乱中的大义凛然而对其字“心生崇敬之情”则是附属于直观审美感受之后的。最好的例子就是,看到颜体字会产生雄强的感觉,却不会产生崇敬之情,崇敬之情是在知道颜真卿的大义凛然事迹之后。因此,看赵孟頫的书画作品并不觉得“奴颜屈膝”,而是使人感到一种妩媚动人、回归晋唐的“顺眼”的感觉;于是,王铎书法给人的是雄强恣肆,哪里跑出来“二臣”的忠奸之态;赵佶、李煜、蔡京,哪怕是严嵩的“六必居”也不再“恶臭”。张瑞图的书法可以和倪元璐、黄道周相拮抗。
12、业务/监督:13801446998(徐先生)
13、《唐会要》卷35载: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命整治御府古今工书钟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至十年,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与论书。”徵云:“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命侍读。尝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14、而另一方面则是别样的。人品好的书法家,哪怕他不是书法家,只要有些书迹留给后人,后人面对之时,就满眼里都是“忠义之气迎面而来”、“通篇充满庙堂气”,或者“由其书品可知书家人品之高下”等等。颜真卿是忠臣烈士,其书就大义凛然,颜书自北宋以来就是入门学书者的主流书体;柳公权曾因为对皇帝说“心正而笔正”,使皇帝十分尴尬,赢得“笔谏”之名,柳体也与颜体并称“颜柳”。欧阳修是大文豪,他的墨迹就“纵手而成”、“出于自然”;岳飞的字严格说,从技法层面并不算什么书法,但因为他的民族英雄行为,字也就“龙资虎镇”“高迈超逸”“刚健秀拔”。
15、为什么要谈人品与阅历啊?
16、所以,当我们从这一角度来看的话,问题就很好说了,书品和人品的关系,就是人的人格特质和书法风格面貌的关系。
17、编辑部:扬州市文昌西路525号报业传媒集团大厦12楼
18、好书法的标尺?清华教授点评作品
19、表示将竹简的简条依次系连成册
20、孟子不同于孔子,孔子的出发点是作品,落脚点是读者以及艺术作品对于人的影响上,而孟子则是从了解、解读艺术作品出发,从读者要求对艺术作品进行理解和对话交流的角度、需求上,对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的论述。
三、书品与人品关系的论述的句子
1、同样,赵孟頫为了字的挺拔开张,也吸收了柳公权书的一些结构特点,却避免了柳书某些剑拔弩张、剖筋露骨的缺陷,写得从容随和。而其姿媚圆活,还明显地受到苏灵芝书的影响。但从其用笔结字到风格神韵可以看出,他的审美意识,仍然未离“二王”风规。这一点,也贯穿了他的学书主张。
2、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坛“兰亭七子”、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全国代表性中青年书法名家个案研究会成员。
3、比如说,我在20年前看南唐后主李煜的字觉得写的非常好,线条所显露出来的力度,是普通书者所不能达到的。而古人书论中却说,李煜的撮襟书写的很寒僒,因为他在历史上把祖宗的南唐江山拱手给了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北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没有人看着不叫好,而古代专家还是给他挑毛病,笔画不含蓄,过于瘦弱,亡国之象。其原因也就因赵佶的昏庸而亡国。他手下那个蔡京,由于是个奸臣,因此被排斥在“宋四家”之外,恰恰让蔡襄捡了一个大便宜,实际上蔡京的字写的并不比蔡襄差(起码就我所见的蔡襄墨迹看)。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4、孔孟虽无意于从艺术的角度对艺术进行解读,但是客观上还是对以后人们了解、论述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5、至此,对褚遂良的“率直鲠亮”和“遒美飘逸”似乎便有了更为明确、合理的认识,在他那里两者既有相合又有相悖,“率直鲠亮”更多的是言其人,是从道德层面而言的,从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其“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的人格力量;“遒美飘逸”则更多的是言其艺术,是从审美层面而言的,从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其“华美绰约”、“劲健超逸”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境界!
6、并进一步分析说:“至于‘永和’字,合呈其雅韵,‘九觞’字备著其真标;‘浪’字无异于书名,‘由’字益彰其楷则……信百代之秀规,一时之清鉴也。”米芾给予褚遂良以极高的评价,像这样的品评古代书家,在米芾那里,除了褚遂良以外,是没有第二人的。
7、李怀琳绝交书,草法出于大令,而未得其笔。鲜于太常小楷亦娟秀不俗,行草学怀琳而弥不逮。然太常在当时已擅盛名,学如牛毛,成如麟角,讵不信欤!
8、柳公权的话被一再引申,大加发挥,乃至成为心地忠正,写的字自然端正这样的命题。作为书法家,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与艺术格调,但不能认为道德修养不好,在书法艺术上一定没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在儒家看来,人而无德,其余则不足观矣,即使你真有成就,他也不屑一顾,不屑一提,其目的无非是引导知识分子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道,否则其他都等于空谈。
9、明自嘉靖以后,士夫书无不可观,以不习俗书故也。张果亭、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而废之。
10、民国大佬于右任一生钟情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大家。他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是“千古草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与现今的一些书家相比,于右任堪称是书品、人品俱佳的典范。
11、试题答案: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奸臣:高俅、童贯、杨戬、蔡京(1)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2)连累:由于个人或小集体的缘故而使别人也牵连受害。在宋哲宗元佑年间,蔡京为了排除异己,把司马光等人称作“奸党”,并亲自写碑文,写上他们的“罪状”,刻成碑立在全国。当时有许多石匠拒绝刻这个碑,结果都被砍头处死。所以等到蔡京一死,人们马上把碑砸个粉碎。“蔡”指蔡襄。蔡京虽然字好,但是为人歹毒,而蔡襄不仅书法造诣很高,而且人品极好。人品:为人的品格。书品:作品所达到的境界和高度。人品比书品更重要,人品的好坏通常能够通过书品体现出来。(意思对即可)
12、欢迎关注、欢迎投稿、欢迎合作
13、所谓书品,泛指说书人演出时所具备的风格和品质;所谓书忌,泛指说书人演出时所必须避免的缺陷和问题。这两个词都是清朝乾隆年间苏州弹词艺人王周士提出的。他曾在苏州宫巷倡导设立苏州弹词、评话同业组织光裕公所(后改名光裕社),又以自己演唱经验所得,写“书品”、“书忌”各十四则,流传至今,被一代代说书人奉为圭臬。书品十四则,分别为: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放而不宽,收而不短,冷而不颤,热而不汗,高而不喧,低而不闪,明而不暗,哑而不干,急而不喘,新而不窜,闻而不倦,贫而不谄。书忌十四则,分别为:乐而不欢,哀而不怨,哭而不惨,苦而不酸,接而不贯,扳而不换,指而不看,望而不远,评而不判,羞而不敢,学而不愿,束而不展,坐而不安,惜而不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