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别称)
2、南亭亭长(清末李宝嘉的别名)
3、玉珂(杜甫《春宿左省》“因风想玉珂”)。
4、热熟尧舜(唐叛臣朱泚的绰号)
5、诗宰相(唐·杜甫的别称)
6、卧波(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7、阳明(明·王守仁之号)
8、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查的内容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几种情况。
9、宋广平(唐·宋璟的别称)
10、来嚼铁(唐·来瑱的绰号)
11、易错点:主语处省略,学生未能有效补充;援未能翻译成拿出;鼓未能翻译成弹奏。
12、刘村(宋代画家刘益的美称)
13、青莲居士(亦省称“青莲”。唐代诗人李白的号)
14、师尚父(齐太公吕望的尊称)
15、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韶光(李元鹰《洞仙歌》“韶光共追游”)。
17、羽飞——《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18、八大山人(清初大画家朱耷别号)
19、通子(晋·陶潜小儿的乳名)
20、锦瑟、晓梦: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1、醉吟先生(唐·皮日休的别号)
2、掌出纳文移。相当于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3、髭龙(亦称“髭圣”。唐太宗的别称)
4、鲍夕阳(清代藏书、校勘家鲍廷博的别称)
5、周礼库(唐·李涪的绰号)
6、位游击之下,掌防汛军政。相当于负责防汛工作的团职干部。
7、佛狸(北魏·拓跋焘的别名)
8、邵父(对西汉·邵信臣的尊称)
9、云亭山人(清·孔尚任的别名)
10、方山子(宋·陈慥的别称)
1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
12、王山人(唐·李训别号)
13、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的,伯为老大,仲为老叔为老季排最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
14、采侯(宋·宋祁的别称)
15、呼王(瑶族人民对太平天国天王的誉称)
16、瞎榜(宋时对陈若拙的讥称)
17、边和尚(亦称“边罗汉”。五代·边镐的别称)
18、美加外校30月考试题
19、李锥(北魏·李世哲的外号)
20、凌波(周邦彦《瑞鹤仙》“凌波步弱”)。
1、南翔(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燕南翔”)。
2、蟠虫(唐·鲜于叔明的诨号)
3、良实、志纯(诸葛亮《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4、梅河豚(对宋·梅尧臣的戏称)
5、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6、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7、甫里先生(唐文学家陆龟蒙的号)
8、谢胡蝶(宋·诗人谢逸的别称)
9、舒波(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清风吹空月舒波”)。
10、美髯公(三国·蜀·关羽的美称)
11、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12、百六公(南朝·梁·张绾的诨号)
13、古典诗词中的好名字整理
14、从翻译题举例分析:
15、人物志(唐·李守素的绰号)
16、佛陇(隋·高僧智顗的别名)
17、雄杰: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18、樊川(唐诗人杜牧的别称)
19、三思(“季文子三思而后”)。
20、兰谷(萧统《陶渊明集序》“兰之生谷,虽无人而自芳”)。
1、杨风子(亦省称“杨风”。五代·杨凝式的别号)
2、寄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
3、(尔)如“2113尔曹”——你们5261大家(汝)如“汝父为楚王作4102剑”你的父亲体楚王造剑。(君)如1653“君不见黄之水天上来”(卿)如“卿言多务”——你的话多为紧要的事情(汝)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我与你用尽全力平定险情(女)同“汝”,如“三岁贯女”——(若)如“若肯发兵助我乎?”——你肯发兵给我助战吗(乃)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4、后郑(东汉·郑玄的别称)
5、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6、宋开府(唐·著名宰相宋璟的别称)
7、要求在掌握足够的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灵活应对句子所处的上下文之间的逻辑联系。
8、武圣(旧时对岳飞的尊称)
9、彩凤、灵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0、逸群(《三国志》“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11、姜太公(太公望吕尚的别名)
12、旧时人称美男人为“檀郎”,女子也以其作认夫婿或所爱男子的尊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西晋文学家潘安的小名为檀郎,后遂用檀郎代指夫君或情郎。玉郎,旧时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萧郎,旧时女子对男子的爱称。男称女:伊人,佳人。
13、间气布衣(唐·皮日休的别号)
14、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5、李书楼(唐·李磎的外号)
16、山阴(晋·王羲之的代称)
17、元才子(唐代诗人元稹的雅号)
18、怀文(曹丕《与吴质书》“而伟长独怀文抱质”)。
19、迂叟(宋·司马光的自号)
20、虎痴(亦称“虎侯”。三国·魏将许褚的别号)
1、智者大师(隋僧智顗的别号)
2、矍铄翁(汉·马援的代称)
3、别韵(崔道融《梅花》“香中别有韵”)。
4、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
5、芳原(韦应物《东郊》“微雨蔼芳原”)。
6、宣父(旧时对孔子的尊称)
7、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8、石湖居士(宋诗人范成大的号)
9、漫天王(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王须拔的别称)
10、遗世(苏轼《前赤壁赋》“飘飘然如遗世独立”)。
11、静江(江藻《点绛唇》“夜寒江静山衔斗”)。
12、癖王(唐诗人卢仝的别名)
13、戏皇(伏羲的别称。戏,通“羲”)
14、张三影(宋词人张先的别称)
15、成思(韩愈《进学解》“行成于思毁于随”)。
16、昌谷(唐诗人李贺的别号)
17、蜜翁翁(宋·张师雄的绰号)
18、静姝——《诗经·静女》:“静女其姝”
19、深秀(欧阳修《醉翁亭记》“望江蔚然而深秀者,琅邵也”)。
20、朱襄(亦称“朱襄氏”。炎帝的别号)
1、陶潜小儿(晋陶潜别名)
2、江东步兵(东晋·张翰的别称)
3、益柔、念慈——《送杨氏女》韦应物,“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金庸金大侠都用这为他的小说主人公起名字,《射雕英雄传》里的“穆念慈”。
4、备考时,读懂文意是关键,寻找标志是诀窍,如对话标志、文言虚词、关键动词名词、特殊句式、总分关系、修辞句式等都是断句的好帮手,最后还是通读检验。平时多读多练,强化语感,考试时就能一语中的。考查内容的理解。
5、浪士(唐·元结的别号)
6、芳华: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