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情自古伤离别
1、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2、中国人对朋友之间的“别离”,往往赋予其多个场景,多种意境。既有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也有徐志摩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还有张学友的“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那么,为什么“别离”总是伤感的呢?
3、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4、“多情自古伤离别”是柳永《雨霖铃》里的词句。原文是:
5、《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6、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7、却被那个渐老的王朝湮灭了
8、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9、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10、更那堪“多情自古伤离别、冷落清秋节。”“多情”是指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是感伤离别的,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时节
11、仅有的几十首诗词,境界高远,人所不及
12、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13、郢中旧曲谁能度。恨歌声、响入青云去。西湖近时绝唱,总不道、月梅盐絮。暗想当年宾从,毫端有惊人句。谩说枚叟邹生,共作《梁园赋》。
14、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15、在公元1009年、1015年、1018年和1024年连续四次科举落榜
16、与所爱的人别离,自古以来就是令人伤感的事。而清冷的秋天也是容易引发伤感的季节。这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痴情的人就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
17、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8、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19、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20、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
二、多情自古伤离别下一句
1、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2、他一生有记录的词仅有29首,诗文反而较多
3、多情自古伤离别中的多情意思是多情的人,全句意思是: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出自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节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译文: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4、追忆往昔的诗词句还有哪些?
5、《雨霖铃》是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栈道雨中听到铃声与山相应,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雨淋铃曲》。
6、译文:秋后的蝉叫得非常凄凉而急促,对着长亭这时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下来。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留恋这里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看着,满眼的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哽在喉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路上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满布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的时候,更何况又是这种逢清冷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着凄冷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等很多年才能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觉得即使遇到好景好天,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满的深情在心中,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7、十二道“金字牌”,打碎了中原父老的梦
8、多情自古伤离别下一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原文为:“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
9、「艺术热线」13911002220
10、公元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11、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2、出自柳永《雨霖铃》,他离乡背井,长期浪迹江湖,体尝到了生活中的种种苦况;又因此常常不得不与所恋的人离别,故所作多怨苦凄悲之辞。
13、十几岁就中进士的晏几道
14、奈何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南宋的人民流离失所
15、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1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7、他写的词有一种朦胧的美,读来还不知其意
18、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没。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19、这首词是作者离开京城时所写,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20、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三、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多情是什么意思
1、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3、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4、赏析:这首《玉蝴蝶》是作者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5、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6、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陆游、陈亮、姜夔等都是他的圈中好友
9、被金人俘虏而走的赵佶,在公元1135年
10、别开生面: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意思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来已经褪色了,只是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后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另创新的形式、风格等。
1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12、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1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4、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15、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1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翻译: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1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8、柳永和古代很多大文豪一样
19、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20、陆游,初入考场就遇到秦桧的孙子
四、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翻译
1、“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语,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帐触而已。
2、几百年的大宋王朝,自此惨淡谢幕
3、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4、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5、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7、有个人,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
8、瘦金体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颠峰时期诞生的顶极艺术,不仅楷书体,其行草书同样登峰造极独树一帜,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传承与发扬瘦金体书法艺术已刻不容缓。集贤书画研修院开设《瘦金体书法大讲堂》,让人们从零基础学习、掌握迷人的瘦金体书法艺术!
9、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10、苏轼与秦观师生二人相继过世后
1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13、读过前面小白讲《长恨歌》的诗友都应该知道,《雨霖铃》此曲是唐玄宗入蜀后在雨中听到铃声,想起杨贵妃后有感而作。所以曲调自身便有哀伤的成分。
14、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15、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16、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17、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18、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19、一句“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20、有豪迈的“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五、多情自古伤离别是谁写的
1、山河痛失的悲恸,对人生的再三思索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下片写离别之后的孤寂伤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离别时是千言万语说不出,离别后是千种风无处说,这就在眼前与将来、现实与推想的对比中,把真挚深沉的情爱和凄苦难言的相思,表现得更加充分,在感情发展的高潮中收束全词。
4、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
5、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
6、就将《青玉案》改成了《横塘路》
7、赏析:柳永词善于铺叙,上、中片写景,感情悠游不迫,笔调舒徐从容,由叙述转为描绘。描叙内容也从自然现象转到社会人事,整体上层次分明,铺排有序。末片抒情,感情汪洋恣肆,一发难收,笔调也变得急促起来,抒写了悔当初、恨现的感情;接着的几句,围绕着“别易会难”这一中心,作多角度的反复抒写。音韵上,从“叹后约”句开始,用韵转密,如促节繁弦,正好适应了硬咽语塞、一吐为快的抒情需要。写景,为抒情铺垫;徐缓,为急骤蓄势。通篇转承自然、浑若天成,体现了柳永长调的突出优点。
8、大家想一想,用刀刮身上的肉是不是很疼,所以“别”字很形象的表达出来了“分离”时的刺痛感!同学们以后如果写到关于“分别”“分离”的文章,一定要把这种“刮骨”般刺痛的心情描写出来。
9、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1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1、人生在世,有相聚,也有离别。相聚情笃,离别恨长,长恨之余,也就有诗歌传唱。之后这些作品就成了千古名篇,留给后人瞻仰。
12、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13、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1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5、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16、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17、若不是北宋的灭亡,李清照颠沛流离、背井离乡
18、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19、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20、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六、多情自古伤离别
1、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3、多情自古伤离别”意思直译: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自古”两字,从个别特殊的现象出发,提升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意义,“伤离别”点明这首词的主旨。此句以情起,叹息从古到今离别之可哀,意谓自古以来多情者都会因离别伤心。出处:《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
4、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5、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6、云泥之别: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7、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8、提到皇帝赵佶,印象里的他和李煜一样
9、他的《白石道人歌曲》中,有17首自带工尺谱
1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出自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那堪:这里是兼之、加上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自古以来多情人都为离别而悲伤,又加上这冷落凄清的寒秋时光!在这首词的上阕中。,作者极写自己与恋人临别时的留恋和忧伤,到这里则先宕开一笔,从个别说到一般,写出了伤离惜别之情人人如此、自古皆然的人生哲理,这就把离愁扩展到极长的时间、极广的空间。紧接着又一笔收回,仍回到此时此地:我们两人在这“冷落清秋节”离别,其伤怀比常人更甚,比平时更深。在这一放一收之间,就把此时此人的离愁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层层推进、反复泼墨的写法,古人称为“点染”。这两句的意境写离愁时可作参考;点染手法可资借鉴。。
11、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12、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13、人世间最伤痛的事,莫过于生离,莫过于死别。
14、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15、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16、唐教坊曲,亦作《雨淋铃》。《碧鸡漫志》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时梨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此调“颇极哀怨”,多为别离之歌。调下或有题“秋别”。
17、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18、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离别都是痛苦的,在那清秋时节,两个人在江畔互相道别,泪水沾湿了衣襟,是多么让人动容,多么让人感伤的一件事情。
19、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20、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1、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2、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又称柳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3、辛弃疾的惊采绝艳没有得到重视
4、虽然刘过一生都未入仕,却有太多名人朋友
5、耆卿词长于铺叙,有些作品失之于平直浅俗,然而此词却能做到“曲处能直,密处能疏,鼻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像“兰舟催发”一语,可谓兀傲排鼻,但其前后两句,却于沉郁之中自饶和婉。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7、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8、于今人而言,是绝佳的史料
9、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
10、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1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2、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13、三月,正是满山桃花凋零的时节,山麓缓缓驶来落魄不堪的队伍,骑着枣红色高头大马的将军默然注视远方,身后沉默的金銮缓慢的摇摇晃晃。霎时,风雨乍起,苦雨淅沥,雨滴打在金銮的前悬挂的铃铛上,清脆的铃声随着飘摇的雨声回荡。独坐金銮内的唐玄宗,听雨声,听铃声,念起了缢死马嵬坡的杨玉环,一时之间,往事涌上心头,百感交集,作《雨淋铃曲》,遥寄哀思。
14、赏析:柳永这首《少年游》词,前阕全从景象写起,而悲慨尽在言外;后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自己之落拓无成作结。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是一首极能表现柳永一生之悲剧而艺术造诣又极高的好词。
15、原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6、展开全部《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nǎ)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7、《雨霖铃》这首词主要以冷落凄凉的秋景来衬托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8、《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19、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20、白话文意思是蝉在寒风中凄惨哀伤地叫着,傍晚时分对着长亭,急雨刚刚停歇。在京城郊外设下帐篷却没有畅饮的心思,正是留恋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催着出发了。握着你手互相凝望着,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想到这次离去,千里路程,江面上烟波一片,夜幕下雾气沉沉,天空一望无边。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出自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2、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4、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5、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该句画龙点睛,乃全篇之警策,迭经后人赏析、解读、积淀和接受,历来传诵不衰,成为一种有关离别的典型情境。词人想象今宵酒醒梦回,一舟漂泊,所见唯有杨柳岸边的晓风残月,而伊人早已远隔烟波千里,其时心头的冷落凄清也就自可体味。
7、柳词最大的特点就是长于铺叙,其词仿佛一组电影镜头,每一幅画面都自有深意。这首词上片写离别场景,下片摹想象中别后的凄楚,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直白自然,却让场面栩栩如生。这首词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
8、又能入俗世,一份“东坡肉”让他更鲜活
9、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