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说廉颇这个人物的特点是什么
1、A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智勇双全、以大局为重、爱国的人。
2、学习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3、师:掌声送给他。(掌声)
4、小组内练习讲一讲“负荆请罪”的故事。
5、(1)“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
6、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大将?(骁勇善战、勇气可嘉……)
7、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8、学习第第三个故事,了解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复述故事,弄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9、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0、第一招:根据提示猜名著。老师选取四大名著中家喻户晓的篇目让学生猜书名与作者,学生轻松过关。紧接着,老师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考学生是谁评价哪篇著作的,猜著作——《史记》对于学生毫无悬念,但猜评价者——鲁迅却费了一些周折。学生在猜名著的同时既巩固了知识又增长了见识,有趣!
11、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12、①组内指名朗读,将蔺相如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13、出示: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概括:快速连读
14、总结:不能调换,完璧归赵之后才有了渑池之会,正因为这两件事才导致将相不和,进而引出负荆请罪,前一个故事是后一个故事的起因,后一个故事是前一个故事的发展,因此不能调换。
15、总结:廉颇不是简单的知错能改,也是顾全大局的人。
16、生: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
17、“负荆请罪”,是他在正确处理错怪蔺相如任上卿位列己上的著名故事。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不仅详细写了这个故事,而且还写了有关这方面的其他几个事例。如长平之战赵国失败后,赵王遂将削去兵权的廉颇起复委用。这时,原先散去的宾客又都汇聚而来。这时廉颇对这些势利之徒很是生气,便下了不再接受这些人的逐客令。这时其中有一人就劝导廉颇说:“您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呢?天下人的交往,就跟在市场上做买卖一样。您有权势,人们就投靠您,当您失去权势时,当然人们也就不再跟随您了,这是天底下很正常的道理,您怎么能埋怨人呢?”廉颇听后豁然开朗,于是便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18、品读关键词句,情境演绎,感受人物形象。
19、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20、把《廉颇未老》与课文结合起来想一想:你认为蔺相如有什么特点和才能?廉颇哪些方面比不上蔺相如,他更适合担任什么职务?
二、廉颇是什么特点怎样的人
1、师:今天早上,我已经领略到六(1)同学的风采了。好,下面我还是自我介绍一下,敝人姓宋,单名一个“鹏”字,今天特别荣幸能够跟山阁镇中心小学六(1)班的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掌声)上课前,我听你们的郭老师介绍,说咱们六(1)班的同学们非常爱读书,个个都饱读诗书,器宇非凡。那今天咱们就切磋切磋,怎样?
2、(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4、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
5、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册封上卿。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实现“将相和”。
6、师:咱们把这两个关键词(机智、勇敢)赶紧记在我们的笔记本中。其实,这段话在原著中同样写得惊心动魄!
7、师:这是每个故事的中心句,我们学习课文要学会抓中心句来概括文章的内容。第二个问题,谁又能够把这10个自然段,这1627个字读成3个四字词语?你来说。
8、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颇,一说字洪野,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9、生:就是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有气势。
10、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
11、师:先接招,根据提示猜名著。(出示:桃园三结义)
12、(设计意图:总结、预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并为下节课的讲解做准备。)
13、*因为这一战打得很漂亮,赵王便封廉颇为信平君,赐给了他一块很大的封地,还让他担任了代理相国。
14、学习故事“完璧归赵”。
15、(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6、之所以对此处印象深,是因为之前朱老师上这一课时,让学生感受:古人穿着长袍,忽地站起来时,发出的声音,动作的迅速;以及“声色俱厉”的语气,“我就跟你拼了!”这一句的气势,对于蔺相如的智勇双全会有更深的理解。
17、(2)请学生画出描写人物神态、语言的句子。
18、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
19、语言描写识大体,顾大局,心胸开阔
20、校对:宋鹏蔡斌芳郑月宏郭春燕
三、廉颇的人物性格特点
1、生2:我用了5分钟左右,我有意识地让自己看一整句话,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并且把关键词语连起来。
2、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3、交流:快速阅读后你看到了与故事相关的哪些信息?如何才能在较短时间内抓住关键信息?
4、小结: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5、贯串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
6、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7、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施耐庵
8、出示:“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9、把《将相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说说自己对人物的印象。
10、廉颇,知错能改;蔺相如,谦虚礼让。他们文武两将对国家有巨大贡献。廉颇有居功自傲心理,是文将蔺相如的行为感动了他,于是负荆请罪,重归于好。这样,国家越来越好。
11、为什么只能到这一自然段为止:“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12、师:《将相和》是根据汉代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说到《史记》,老师带来一些资料。请你运用上节课学习的集中注意力、不停顿、不回读的方式快速阅读这段文字,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13、①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思考:从蔺相如的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14、教学进行到这里时,从阅读策略这一目标来讲,基本达成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的要求。接着,我们再去关注语文要素二:“结合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15、出处及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年出生,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代表作《史记》,是中国最早的通史,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将相和》就是其中的一个著名历史故事。
16、(出示课件15)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讨论、交流、点拨:秦王让赵王击缶实际上是侮辱赵王,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荣誉,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17、设计意图:在写字教学中,应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创造良好的习字环境,使学生爱写字,写好字。
18、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来迎接。
19、师:掌声送给他。他以死相逼的是维护国家的尊严,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男生,齐读这句话:
20、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三个小故事。
四、廉颇为人特点
1、师:原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2、师:同学们,快看看题目下方的学习提示,你知道了什么?
3、③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4、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
5、学习故事“渑池会面”。
6、可从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分条进行分析概括。
7、(2)请人扮演蔺相如,演绎门客和蔺相如的对话。一方面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足课文,进行语言输出,同时,深入理解蔺相如的顾全大局。
8、找一找:在秦王提出要交换和氏璧的过程中,赵王与大臣、秦王和蔺相如三方面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各找一个词概括他们的态度。
9、师:秦王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是不是?好,那么“气”又在哪里呢?生:“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
10、师:除了精炼,它还能让我们体会到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1、同样渑池会也是在极其危险的局势背景下举行的。“秦伐赵”“杀二万人”后,秦王却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秦王的不怀好意如同司马昭之心,赵王以战败国身份与会,当然畏秦诈骗。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蔺相如跟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夺得了胜利。蔺相如的不畏强暴、智勇双全,怎不让人刮目相看!
12、后为赵括所取代,致使长平之战惨败。九年后,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赵悼襄王即位后,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大梁,老死于楚地,入葬于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郝圩村)。
13、归纳中心: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14、当年,在天安门jǔxíng()的开国dàdiǎn(),非常壮观。
15、谓老当益壮,雄风犹在。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将廉颇年老失势,投奔魏国。后赵王想重新起用廉颇,就派人去了解他是否还能用,廉颇一餐吃了斗米饭,十斤肉,披甲上马,表示可驰骋疆场。但使者受了廉颇仇人郭开的贿赂,回赵王说廉颇还很能吃饭,但座谈之间却拉了三次屎。因此廉颇最终未被起用。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虽复廉颇强饭,马援据鞍,求欲报恩,何能为役?”。
16、廉颇一听心急了,就将案板上的包子统统扔进开水锅里,不到一会儿,锅里的包子全部漂起来了。王小儿一听是廉颇大将军就毛了,赶紧把煮熟的水包端上,廉颇吃完后连声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
17、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18、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19、师: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体验了连词成句地读,本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学习方法继续阅读吧!请同学们尽量连词成句地阅读这篇课文,完成学习单。
20、听完课后,我比较了一下沪教版和统编版课文的不同之处。有几个地方印象比较深。
五、廉颇的特点是什么?
1、要求阅读要有一定速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师:最后一个“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不是故事情节,而是咱们中国一位大文豪对一本经典著作的评价,猜出来了吗?
3、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4、第二招:巧妙归纳课文内容。老师抛出疑问: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1627个字,谁能把课文读成三组句子?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很快找出每个故事的中心句。接着,老师又问:谁还能把课文读成三组词?学生也很快说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组词。长文短读,既交给学生归纳课文的方法,又巧妙地为课堂做了铺垫,有效!
5、请同学们运用快速阅读的策略,将《将相和》这17个自然段,1600多字的长文,概括为三个句子。
6、战国上承春抄秋乱世,中续百家袭争鸣,后启大秦帝国。是中国的思想、学术、科技、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与此同时,图强求存的各诸侯国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如吴起商鞅的变法图强;而在兼并战争过程中,如张仪、苏秦的纵横捭阖,廉颇、李牧的战场争锋,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成语和典故。而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战国时代也塑造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的雏形。
7、老师提示:概括内容时,不需要说人物的对话,形容词,修辞手法等。
8、教师准备:搜集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资料。
9、相信同学们也明白了: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就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下节课,我们就运用细读的方法去品读人物形象。
10、先写观点:我认为廉颇是一个“****”的人。
11、全班交流,师板书三个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
12、师:同学们呀,蔺相如是不是真的打算跟和氏璧一块玉石俱焚呢?
13、多媒体课件出示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资料,学生自主阅读并交流。
14、②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勇有谋、自信能够解决麻烦的人。)
15、我们对fànzuì()分子绝不姑息,一定要严惩。
16、写人写事的文章,直接读对话,动作,就能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更有效。
17、生:我知道了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18、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用关联词造句)
19、①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20、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六、说说廉颇这个人物的特点是什么
1、(1)老师示范:对“完璧归赵”故事内容提问。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3、生3:我发现文章中有些句子是总结前面的内容,比如“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有些词也可以概括故事,比如“完璧归赵”“渑池会面”。
4、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放下笔,目光聚焦到书上。有这么一句话,(出示)可以一起读一读。
5、当廉颇购买包子时,包子已卖完。廉颇说道:“你的案板上的不是包子?”王小儿说:“那是生的,还得蒸。”廉颇说:“那得几个时辰?”王小儿说:“不到一个时辰。”
6、第三段的界限:
7、小结: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精神值得人们称赞。
8、“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击缶助兴。”
9、自学提示: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请你运用连词成句的方式读一读课文,圈画出描写蔺相如面见秦王说的话,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10、师:正是因为爱国,因此造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将相和”,演绎了我们中国“和”文化的魅力。
11、④师生共同总结人物特点。(蔺相如是一个勇敢机智、随机应变、足智多谋、不畏强暴、爱国的人。)
12、小教高级,汉语言文学、英语双文凭,历任语、数、英、美等课,有三十多年小语教学经验。曾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江区、雨湖区担任小学行政各职。曾任湘江区小学语文学会理事,湘江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湘潭市小语学会个人会员。先后任湘潭市雨湖区教育局法规股长、教育股长、教育督导室主任、雨湖区中小学管理学会秘书长。2013年至2019年在深圳市盐田区林园小学任小学五六年级语文教学课程,担任语文科组长、年级长职务。
13、(3)朱老师再请学生从这一句话中说说廉颇的优点,学生读出了“战功赫赫”。
14、学生随即感受到了廉颇的自大骄傲。
15、“将相和”是由三个小故事构成,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
16、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5)
17、(1)课件出示会认字,指名认读。
18、陪衬映托越鲜明,人物智勇越凸现。
19、师:同学们,请看图,你能说出这些历史故事的名称吗?
20、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1、(5)分析蔺相如和廉颇在思想上的共同特征。(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
2、②听了蔺相如的话,你有什么感触?
3、他和赵国上卿蔺相如之间曾发生过“负荆请罪”的故事,传为美谈;史书记载廉颇食量惊人,年老时每顿饭还能吃两斗米、三十斤肉,并在饭前披甲跨马驰骋校场。其晚年赵王曾想重用廉颇,派使者请其出山,廉颇为显示自己年轻,当着使者面吃下五斗米、二十斤肉并披甲跨马到处奔跑。
4、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历史故事真不少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则新的历史故事——《将相和》(板书课题)
5、生:心理、神态、动作、语言。
6、师:就像阅读小伙伴说的那样,我们要争取把人物和人物所做的事情都看到。老师再举一个例子,像这段文字,如果我们按照标点停顿来看,那么速度可能就比较慢了。我们可以暂时打破标点的限制,连词成句地读,很快就能看到赵王得到和氏璧,秦王愿意换和氏璧,这样就把握了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抓住关键词,带着理解读,也能提高阅读速度。
7、师: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有没有把人物特点演绎出来?
8、师:这里的“您”指的是谁?
9、第一板块“说说记记”,让学生了解“《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最有文学价值的就是人物传记”的文化常识。让学生明确学习人物传记,要善于把握人物的语言(因为语言不仅能传情达意,更能塑造人物)。
10、学生自主阅读“完璧归赵”,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11、廉颇正准备外出,忽然听见两卫士在议论蔺相如,便停下来听……廉颇听后脸上一阵阵发热。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向蔺相如府上走去。蔺相如听说廉颇前来负荆请罪,连忙放下手中的书,出门迎接。)
12、荆: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13、教师检测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4、生卒不详,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15、蔺相如(笑笑):都过去了,干吗这么生气?
16、无价之宝: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17、商量赞美许诺
18、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回顾所学故事。让学生练习讲故事,一是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9、师:这两句话让我们读懂了——
20、复习检查。(出示课件13)
1、赵孝成王去世,引发了继承者之争,部分大臣支持由在秦国做人质的世子回国继位,郭开则支持公子赵偃,最后赵偃胜出,是为赵悼襄王。赵王派乐乘取代廉颇,兵权被夺的廉颇愤而攻打乐乘,随即流亡魏国大梁,但因不受信任而无所作为。
2、(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讨论、交流、整理:(出示课件8)
3、(1)出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4、(6)重点语句、关键词重点读,例如中心句,过渡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