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又重阳
1、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2、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在我国的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节,还与“久久”同音,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还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寓意“久久”长寿之意。
3、➢“趣”动你我||看临大学子玩转新花样
4、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6、在过去,我国各地流行“夏九九”之说。“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作为头九的第一天,每九天为一顺次称为一二九……直到九共81天,期间要经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六个节气。《吴下田家志》中也有《夏至九九歌》的记载:“一九至二扇子弗离手。三九冰水如甜蜜。四九拭汗如出浴。五九树头秋叶舞。六九乘凉弗入寺。七九床头寻被单。八九思量盖夹被。九九家家找棉衣。”这些民谚是劳动人民对自然界仔细观察而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在当时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对指导农事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不过在人们的习惯中,所谓“九九”,一般还是指“数九寒天”。
7、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8、愉快掺杂在空气中,祝福伞落在树梢上。向你招手是温馨的重阳,你的笑声是节日的激情。我愿化作幸福、给你带来幸福,化作健康给你载来健康。重阳快乐!
9、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10、“重阳吃糕,百事俱高。”
11、在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重阳节,可以寄托一份思念,寄托一份感恩。
12、2012年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这也提醒我们身为子女,在忙碌于学习和生活之余多多陪伴家中长辈。这个重阳,让爱围绕在你的家庭吧!
13、升旗预告丨来,让我们一起为祖国升国旗!
14、农历戊戌年九月初星期三
15、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16、九月九日,游子思乡之心,
17、登高:登高自古就有,据《楚辞·九怀》记载:“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18、(来源:人民日报微博腾讯视频等)
19、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20、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二、九九又重阳歌曲
1、如那九层的重阳糕,甘甜多滋
2、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遍地菊花洒金黄,满城烟火庆重阳;鸟南归,心回飞,重阳团聚不久归;重阳节里九月九;双九节,出游赏景好时节;九月九日登东山,身影孤单心自宽;黄金时间,重阳;送真心之福:重阳快乐;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九九重阳节,祝你的笑容像美酒;祝君重阳节快乐!
4、远在他乡思故里,亦如古人,
5、活好当下的每一个瞬间。
6、重阳节自古就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赏菊、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衰。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7、李清照黄昏把酒,闻盈袖暗香,
8、生活的vlog记录美好生活
9、当然,重阳节流传至今,已经发展出许多习俗。
10、美丽的重阳节,美味的一酌酒,悦目的菊花地,不变的相思情,真挚的祝福语,永远的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合合美美,都送给你!我的朋友。
11、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12、杜牧菊花满头,纵饮消忧,
13、重阳节/DoubleNinthFestival
14、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收藏|茶道|文学|视觉
15、这是终身保险,20年交费期满后不可以吧所交的保险费提出来,但是每三年都可以领回一笔生存金,是终身领取的
16、关注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
17、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18、《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且奇数为阳,九便是奇数,属阳。九月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20、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三、九九重阳藏机诗
1、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我们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2、九日(唐)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3、悠悠两鬓白,暖暖内含光。
4、投稿&加入我们丨tjutsa@1com
5、旅游打卡换个角度看世界
6、重阳节节日时间: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7、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故又称为“重九”。
8、重阳放风筝是“放吉祥”、“放福气”,
9、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10、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11、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12、九九重阳节,登高远眺畅身心,愿你健康久久;赏菊饮酒祛灾祸,愿你幸福久久;品糕插萸辟邪难,愿你吉祥久久。喜逢佳节又重阳,恰是秋凉;风吹野菊遍地黄,天高气爽。瑟瑟冷风吹遍野,别忘加点衣裳,此时此刻希望你,别把重阳节忘。重阳节快乐!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我想和你共度重阳节,我已备好了菊花酒重阳糕,就等着你来了。趁着重阳带给你:九月九的美酒—陪你到永久;九月九的友情—陪你到天明。九月九的你,九月九的我,汇成一句:你我友谊变长久。
13、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14、重阳节(TheDoubleNinth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15、我们迎来了温暖人心的重阳。
16、临大人的精神风貌仰之弥高
17、祝福父母、长辈健康长寿,
18、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述:
19、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父母在,人生尚有归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四、九九重阳打一数字
1、九日作(唐)王缙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2、在凉风习习的秋日里,无风时奔跑,
3、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
4、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5、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其民俗活动甚多,文化内涵丰富。
6、以“吃糕”代替“登高”;
7、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秋游赏菊、佩插茱萸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8、答九九小写是九九重阳红夕现打一数字是,99或者是九九打一就是99减掉1个为
9、参加一场组织好的集体旅行
10、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11、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12、是平淡岁月中的一种慰藉。
13、风雨岁月,左手年华、右手沧桑。
14、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
15、浮过一朵云,落下幸运雨;呵出一团气,结成快乐冰;吹来一阵风,送出吉祥雪;奉上一信儿,道来永恒心。重阳了,祝你幸运快乐吉祥“九九”。
16、重阳节的来历,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由此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祖先的馈赠。到了汉朝,《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与此同时,还有各种大型的宴会,这都是先秦时期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演变发展而来的,这便是早期的重阳节的雏形。意义是在重阳节,也是有着久久和九九是同音,所以也是有着健康和长寿的含义,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觉得九九重阳也是双九重叠、日月并阳,所以人们觉得这个的日子也是应该要庆贺的,更加要特别的对待的。
17、也许,生命的终场是无解的,
18、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19、重阳释义:民间传统节日。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故名。古时候,以十为阴数,以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重阳节也叫重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中国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定为中国老年节。
20、作者:国文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五、九九又重阳,唯愿吉祥又安康
1、老教师们的生活缤纷多彩
2、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3、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4、石榴满枝桠饱满心里的透亮
5、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6、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7、为展示退休老教师风采,丰富老教师生活,学校以“不忘初心,翰墨书香”为主题,举办网上书画展,展现老年人深厚的书画功力与昂扬矍铄的精神风貌。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热血之秋||Linda,我想打比赛!
10、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茱萸节、菊花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11、九九一数又重阳,秋风一笑处留香,青山一道是寿眉,归雁一排声声唱,菊酒一杯相对望,茱萸一枝系衷肠,言之凿凿送心上,愿你幸福永安康。重阳节快乐!
12、唯有对父母、长辈的爱不能等,
13、赏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寓意着长寿,与重阳节的尊老内涵不谋而合,三国魏晋时期,重阳节还有聚会、饮酒、赏菊赋诗的习俗。
14、重阳秋意深浓,天寒冻人,
15、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
16、食物便是那一浇块垒的媒质。
17、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18、古代文人墨客极爱菊花,往往以秋菊比喻清高、亮节之风,如诗人陶渊明有诗云:“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不仅表露了诗人自命清高的风范,还洋溢着浓厚的生活趣味。在九月秋菊盛开之时,文人骚客都喜欢借花聚会、饮酒、食蟹、赋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19、人生是倒计时,别留遗憾,
20、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六、九九又重阳
1、对句:龙醒三三外出郊游柳絮醉(红袖)出句:重阳九九登高远望菊花香(龙哥)龙醒:俗语说:三月龙抬头(即冬眠后醒来)。
2、一辈子,有的东西可以等一等,
3、“满城风雨近重阳”出自宋·潘大临《致谢无逸书》。重阳:节令名,阴历九月初又称“重九”。本句大意是:满城风雨连绵的天气,告诉人们重阳节近了。这一句充分表现了临近重阳时风多雨稠的特点,很有诗意,可用以表现秋景。另外,“满城风雨”现已作为成语广泛地为人们所使用,常比喻某种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议论纷纷。
4、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飘流在外头,此时的你也是一样的想家吗,那么让我送上我的祝愿,让你有一种家的温暖。朋友珍重。
5、七律。霜降逢重阳霜降晨时觉冷凉,翻箱倒柜找衣裳。恰逢九九茱萸节,扫却寒风见太阳。白雪飘零临大地,天空黑早懒出房。常回好句人多乐,一首新诗在手旁。
6、古代重阳节流行吃重阳糕,
7、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8、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9、九九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晒秋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10、远离家乡的我们,只愿父母长辈康健!
11、*作者:国学生活(ID:gxsh789),国学智慧,美好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万国学爱好者的聚集地!
12、撰稿/周柯辰排版/任禹潼
13、天津理工大学学生传媒中心
14、「临沂大学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15、此图写赏菊之悠然。图中远山峻峭,溪水泛波,正将文人隐士清闲而超脱的生活勾画得淋漓尽致。两位高士坐于石上赏菊言谈,乐在其中,小童穿梭期间,动静相宜,观画者从赏菊人之乐便能窥见菊花之美,是一幅难得的“寓景于情”的赏菊佳作。
16、传说,重阳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
17、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此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18、只要风筝飞得越高,晦气便会离得越远。
19、九九话重阳下一句是浓浓敬老情。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
20、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作为老年节,并于2013年7月1日起实施。因此重阳节这天又是“敬老日”、“敬老节”或“老年节”、“老人节”。
1、一万年太久,莫若只争朝夕,
2、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3、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4、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5、它是寻常日子里的那点甜,
6、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7、今年的重阳节时间为2018年10月17日
8、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的“吉祥酒”。
9、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10、祝福最可亲可敬的离退休老同志晚年幸福
11、祝天下父母长辈平安幸福
12、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3、沉醉东风重九(元)关汉卿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14、重阳的风筝是秋天的乐子,
15、可迎福接吉,消灾避邪”;
16、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17、➢“媒”你不行,临大新闻人今日集结!
18、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19、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20、配茱萸: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1、九九重阳,寓意长长久久,
2、隐隐思意浓,九九又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