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醉翁别号由来的句子
1、㉑[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丝,。竹,。
2、醉翁亭记中作者写自号醉翁原因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倒装句(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2)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4、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
5、㉗[阴翳(yì)]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6、为什么把火警电话号码定为“119”?国际标准化管理的需要。70年代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根据国际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建议世界各国火警电话采用“119”号码;为了避免火警电话用“0”号开头与其他通讯服务相互影响;火灾具有突发特点,为保证通讯畅通无阻,应将其并入“11”号开头的特别服务中去;“119”号码便于记忆,发生火灾时,想到“要、要、救”,以便联想到“119”拨火灾报警电话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由最后一条展开描述,扩充一下就行了。
7、“…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8)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8、★《河中石兽》(九年级复习)
9、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0、在艺术手法上,这篇文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林霏开
12、名之者谁名:命名。饮少辄醉辄:就。
13、宾动短语,酿造泉水,酿泉为酒。
14、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也”、“而”,能领会本文“也”、“而”等虚词的表达作用(理解、分析)
15、⑤[翼然临于泉上]。临,。
16、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
17、42021中考真题|江西(后附Word版,含答案)
18、感受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理解“与民同乐”的内涵。
19、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yú)“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0、作者虽受骈文影响,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创造,融化到笔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矫饰。
二、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的句子
1、作者是被贬到滁州来的,但以自己的才能与政绩,使滁州人民乐于山野之间,这样写来既有真正自得之乐,也含蓄地表露了有才能和抱负而遭贬谪,在失意之中而又可自慰的复杂心情。
2、欧阳修对文与道的关系持有新的观点。首先,欧阳修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其次,欧阳修文道并重。此外,他还认为文具有独立的性质。
3、课文分析前提问,学生自学,整体感知后边思考:
4、基于学情设计教学目标
5、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6、(给划线的字注音及词释)
7、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8、《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颇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庆历五年春,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贬斥,出知滁洲,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文章表现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时,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正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9、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
10、“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1、例阅读并回答问题。
12、⑪[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13、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14、(峰回路转)亦作「山回路转」。
15、教学目标研究是一个比较老的问题,但在实践领域它却是一个永恒的新问题。目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以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及教材以外的其他资源)、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师自身经验为依据进行的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依据便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情”)。本文试着从学习的主体——学生出发,分析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的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最后评估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1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
17、初三语文常考(表现手法)整理汇总,基础送分知识,抓紧掌握!
18、指出下列句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19、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20、3课堂教学|七上4《观沧海》教学设计
三、醉翁亭记自号醉翁的用意
1、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板书设计:见涂色部分
3、⒀、从句子“水落而石出者”中找出一个成语:水落石出。
4、⑯[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5、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
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8、★《木兰诗》(七年级下册)
9、③也: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10、(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译: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唤,走在后面的人答应,弯着驼背的老人,领着的孩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就是滁州的人们在游山啊。)
1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山谷)尤(格外,特别)美,望之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回环,曲折环绕)路转,有亭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于(在)泉上者,醉翁亭也。作(建造)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者谁?太守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就,总是)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曰(叫作)醉翁也。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相当于“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领会)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1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13、⑲[山肴野蔌(sù)]野味野菜。蔌,菜蔬。
14、初三语文(重点文体)大汇总,这9大要点抓紧掌握,都是提分内容!
15、㉘[鸣声上下]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16、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7、在溪水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酒味清;野菜野味,随意放在地上,这就是太守的酒宴。
18、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1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理解。
20、出自: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四、醉翁是谁的别号
1、了解醉翁亭的概况和文章的由来。粗读课文,读出韵味,感受作者的感情。口头翻译全文。思考并回答8个问题。布置作业。
2、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